“以前,只能通过收音机了解一些外界的事情,自开通广播电视后,我每天从电视上了解了国家的好多惠民政策,还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好多信息,同时学习到了一些养殖、育肥等技术知识,这都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实惠。”12月1日,海晏县乌兰哈达村村党支部书记斗东主高兴地对记者说。
自2007年,海晏县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以来,先后为305户牧户安装了数字卫星接收设备,解决了农牧民看电视难的问题,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农牧民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社会变化和发展。
乌兰哈达村牧民尕日玛说:“以前,没安装数字卫星接收设备时,只能看到10个频道,现如今,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后,可以收到30多个频道了,让我看到了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我喜欢看新闻频道,儿子喜欢看动画片,为了不‘打架’,我家买了两台电视机。”他还高兴地说:“以前我们不知道奥运会,去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我们通过电视收看了奥运盛况,让我们牧民增了见识,长了知识。”
三角城镇三岔村村支书张保国说:“我村实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后,覆盖率已达到了80%。以前,乡亲们农闲时都是聚在一起闲侃、打麻将,现在都在看电视,丰富了文化生活,尤其学到了农牧业方面的科学知识,对大家很有用。”他还说:“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看不到海北电视和海晏电视节目,只能从祁连山报上了解海北的一些相关情况。”
相关链接:“十一五”以来,我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的历史机遇,加大争取力度,近三年来逐步更新了州县广播电视台(站)数字化设备,实施了12个乡镇(地区)的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两座寺院的广播电视进僧舍工程,解决了104个自然村的3916户农牧户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改造升级了西海镇、海晏县、刚察县、祁连县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进一步改善了基础条件,扩大了有效覆盖,使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到86.1%和95.5%。通过“电视进万家”工程,为全州农牧区群众发放彩色电视机428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