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这意味着横亘在广电、电信、互联网间的隔阂和障碍有望在国务院决策下得以冰释,而博奕了长达12年之久的三网融合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那么,三网融合将带来怎么样的变化?三网融合发展关键是什么?针对此类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三网融合专家杨子真,她认为,三网融合将带来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由此使得人民生活方式发生进一步的改变。
通信制造业发展的契机,有利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增强我国信息通信业的竞争力。再次,整合不同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满足并催生消费者的新需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将给相关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杨子真认为,本次对于三网融合报告中还提到要加快光纤到户建设,提速我国宽带化进程,无疑将使得我国的宽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上推进三网融合的要求,我国的宽带融合应用将得到不断开发,最终将大大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发展。
广电内部整合是关键
此前广电和电信网融合进展缓慢,主因受政策限制,双方不能相互进入,电信运营商只能通过与广电合作的方式开展IPTV业务,但因涉及与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的正面竞争,广电积极性不高。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广电和电信业务可双向进入,即是从政策上消除了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的障碍。
对此,杨子真认为,有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三网融合将很快发展起来,她甚至认为,三网融合有可能不用5年时间就能提前完成。“当然,目前比较大的阻碍应该是广电部门的内部整合,毕竟广电部门尚未政企分开,还需要提高其市场化进程,以更好适应三网融合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经过近十年的整合,广电内部网络整合进度并不快。目前,广电系统整合在技术方面问题不大,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体制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省市各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整合势必会影响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以及诸如人员安置、养老等问题。因此,广电内部体制的调整如何,将是三网融合能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除此之外,从长期发展来看,哪种方式更适合中国的三网融合发展?杨子真认为,比较均衡的发展将更适合中国发展,“不管是电信一方强大,还是广电一方强大都不适合中国发展,只有共赢才是最好方法。”杨子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