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近期对全球3万多名消费者的调研显示:在巴西、印度和中国等高速增长市场,新一代“物联消费者”比例,已达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成熟市场的两倍,其中中国“物联消费者”比例达56%,巴西和印度均为50%。这是近日在沪开幕的IBM中型企业高峰论坛发布的。
调研发现,“物联消费者”能够借助两种或更多技术,如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数字电视、店内信息查询机等渠道,即时访问、了解零售商及其产品的大量信息,以此决定购买的商品和购买场所。中国网民已逾4亿,还有大批以手机上网、手机支付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新网民,“物联消费者”的占比可能为全球最高。
“物联消费”的鲜明特点。“物联消费者”之间采用多样化的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交互,实时分享购物体验,交流商品质量、性价比、优惠信息等。调查显示,33%的“物联消费者”会在公共网站上“追踪”某零售商及其新产品的关联信息。
互动性还体现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一方面,零售商为这些新兴的忠实消费者制订客户激励计划,提供积分类奖励、个性化折扣,以及价格比较、产品选型等购物帮助软件工具;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向零售商提供反馈,有6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建议被采纳,他们愿意与零售商进行更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