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方案对广电有利,超出预期。根据包冉透入的信息,最终获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明确广电负责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计算机世界》执行社长、《中国数字电视》总编包冉在公开媒体透露,6月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通过了试点方案(第五稿),18号前各地上报试点申请,25号批准开始实施。
试点方案对广电有利,超出预期。根据包冉透入的信息,最终获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明确广电负责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包括EPG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对于广电而言,最终方案明显优于6月1日提交的第五稿。
在第五稿中,工信部对广电经营IP电话业务和宽带业务设臵了较高门槛,针对IP 电话业务,广电只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权,而无电信号码资源分配权;针对宽带业务,有线网络接入设施和城域网骨干网需要与电信共同开展,这意味着广电在经营宽带业务时既无IDC的控制权,也无独立的出口。
在此次最终获批的试点方案中,工信部将以上门槛取消。这显然利好广电,并超出了市场预期。从1月13日,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工作以来,4月初至今,广电和电信部门反复博弈,五易其稿,争夺之激烈可见一斑。争夺的要点均为对方的核心资源:
1)IPTV内容集成和播控权。电信一直对此虎视眈眈,但是广电仍旧可以安全播出为由不做让步,在最终的试点方案中,电信未能获得这一权力。
2)IP语音号码资源的分配权。如果广电要进入IP电话业务,没有号码资源的分配权,就必须向电信部门支付额外的费用,而电信在IP电话业务中又是广电的竞争对手,被竞争对手卡住脉门,何以竞争?此次最终方案,广电获得了这一权利。
3)IDC的控制权。这本质上是宽带业务的核心,电信不会轻易放弃。料想此次最终方案,广电也无所作为。
4)宽带业务的出口权。按照目前广电企业运营宽带业务的做法,需要向电信企业购买出口带宽,出口带宽费用连年上升,使得广电的宽带业务其实是给电信打工,创收不盈利。此次最终通过的试点方案,料想将给予广电出口权,或者限制出口带宽结算费。
最终方案促使广电和电信在试点城市直面竞争。尽管广电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谈判中大获全胜,但是电信至少获得了IPTV业务的传输权,将保证电信在试点城市经营IPTV业务的合法性,不再担心广电三番五次的叫停。关于最终的试点方案,我们认为相对平衡了广电和电信未来的竞争能力。
1)对于电信。竞争策略仍将主要采取打包销售的推广业务,将宽带、IPTV、语音业务打包组合销售。但是其IPTV的内容集成权被广电部门控制,使得试点之时,在分散割裂的城市中,规模优势无法发挥,而一旦广电提高IPTV内容的结算费,则很可能出现电信给广电打工的局面。
2)对于广电。IP语音业务的意义其实不大,电信目前这一业务本身已经逐渐衰退,料想广电也不会大张旗鼓发展这一业务,并且广电极度分散的网络格局使得这一业务意义不大,电信让出这一业务像个“顺水人情”。而一旦宽带出口结算费用降低,则广电同样能够将宽带和视频业务打包组合销售。其结果是,电信和广电站到了同一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