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广电剿“黑嘴”痛下狠手
北京晚报 | 邵泽慧 | 2006-09-19 17:54
本报讯(记者邵泽慧)“想赚钱吗,赶紧拨打热线电话……”那些在电视、广播中忽悠股民的“黑嘴”们曾使用的惯用伎俩将不复存在。昨日证监会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文规范咨询机构和广播电视证券节目。从今往后,证券咨询机构不得在证券节目中播出电话、传真、短信及网址等联络方式,不得在证券节目中播出客户招揽内容。而且从业人员要想在电视上露面点评股市,必须得有“上岗证”。

  黑嘴是块“牛皮癣”

  “赶快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向前500名观众免费赠送又一只即将飙升的大牛股”……这种充斥着煽动性的“揽客”语言在广播电视的证券节目中比比皆是,不少散户因为禁不住“诱惑”而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咨询机构借媒体咨询,明示或暗示投资收益,传播虚假信息、误导甚至欺诈投资者要痛查,但似乎都是“无尾而终”。

  股评不许“揽客”

  从今往后,证券结构的电话、传真、短信及网址等联络方式一律不许在证券节目中“露脸”,彻底切断了那些“黑嘴”们的传播渠道。那些舌如莲花的“股评家”们也一律不许宣传过往荐股业绩、产品、咨询机构和人员的能力,一句话,证券咨询结构不能通过传媒这个平台招揽客户。

  张嘴要查“上岗证”

  不少散户曾被电视广播中的“黑嘴”蛊惑,因为他们觉得大众媒体上播出的这类节目可信度高,殊不知这些咨询机构在电视、广播上播出的节目,其实是由证券公司一年出资几百万元到电视台、电台购买时段,自行制作的所谓“证券节目”,一个证券公司的节目能在七八个地方台看到。为此,证监会也规定,咨询机构只能参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的证券节目。而且咨询机构参加证券节目之前,还要向电台、电视台提供相关资格证书等一系列材料,同时电台、电视台要向当地证监局核实。另外,那些做客证券节目的资深股评家们也必须得有“上岗证”才能出镜。J049

  记者手记别再“无尾而终”

  炒股和理财是生活的需要,股评和咨询服务市场的出现,满足了股民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心理,可惜这个市场却成了滋生“黑嘴”的温床,就像城市的小广告屡禁不止。此番证监会和广电总局联合发文立规证券节目,想必会给那些忽悠人的“黑嘴们”当头一击。不过中国的中小投资者投资理念并不成熟,“赔了钱见庙就拜”,难保那些黑嘴们不会使出新花样来诱惑股民。虽然管理层这次下了狠手,但能不能“善始善终”我们还是担心。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