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认为数字电视地面传输主要在哪些方面应用?地面无线市场的赢利模式在哪里?
刘天民: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式相对于其他两种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卫星传输)有其独具的特色。由于地面传输不受铺设电缆等限制,在农村和山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城市内收看电视节目,以其用户集中,消费能力偏高等特征普及了有线传输电视信号;然而我国具有广袤的土地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及山区居民,他们对于电视信息的需求就很难通过铺设电缆的有线传输方式得到解决,于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了。同时,在有自然灾害或者战争发生的情况下,较之有线和卫星传输,地面电视的无线传输是最有效、最可靠的广播电视覆盖手段。
除此之外,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地面传输对于移动收视需求的贡献。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车载电视的收播、手持移动终端及其他可移动收视设备的需求都在迅猛增长。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未来十年内中国的汽车拥有量将突破1个亿,车载电视将成为汽车消费中最大的热点。因此可以说,数字信号地面传播标准的推广,并非在于标准本身,而是在用户端的最终应用。
地面无线市场的赢利模式有很多种,如:开通收费频道业务;双向业务,车载的可借助通信设备,家用的可通过以太网进行回传;可以建立全国覆盖的单频网,因此可以出现可以控制全国性范围的运营商。比如你现在驾车从北京到西藏,就可以一直收看同一个频道的节目而不用换台了。
记者:你认为地面传输标准的三种融合系统方案,怎么样去实现?有人说此次融合的标准在产业化运行中会增加机顶盒的成本,你怎么认为?
刘天民:数字电视其实也是一台计算机,就如你在电脑上执行一个或者多个软件,并不受其他任何影响。放两个芯片的模式可能更适用于数字电视一体机,对电视机厂家来讲是个不错的建议;从机顶盒厂商来讲应该生产出不同类型的盒子供用户挑选,一个盒子一种芯片,不同的盒子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两个标准做在一个芯片上,并不增加多少成本,成本的差异会越来越小。比如说同方凌讯融合方案的芯片已经做到第二代。
成本的增加对于制造商、用户影响不大。例如芯片,不管是融合标准,或者DAB—T,或者是上海交大的标准,其中间成本仅仅增加一美元,而终端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讲,应该说可以忽略不计。最终是由市场取决于用户需求,只要用户有需求,对机顶盒产量没有任何影响。
记者:地面机顶盒今后的市场有多大?相比有线机顶盒,地面机顶盒今后有哪些新的功能可以应用?有人认为,地面传输标准的出台会加速一体机的发展,一体机最终会取代机顶盒,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天民:地面机顶盒可以满足城市用户的收视需求(移动和家用),可以满足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基本收视需求,市场是非常大的;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一体机的发展,电视机厂商可能会选择在每台电视上都安装接收地面信号的装置来扩大销量,但机顶盒不一定都有地面接收(还有有线接收),所以确切地说,地面接收方式会更加普及。地面机顶盒的最主要的特色是移动接收。同方机顶盒已全部配备USB2.0接口,实现了当下接收有线信号和未来接收地面传输的数字信号的双重功能。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今后终端企业掌握了技术后,国家为了回收频谱资源,今后所有的电视都将装有地面信号的接收模块。我认为,3-5年内,我国的机顶盒将会逐渐减少。
记者:今年是直播卫星升空的最后期限,直播卫星是否会冲击地面电视?
刘天民:短期内不会有冲击。从国外来看,地面电视一统天下,在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第一,卫星电视位于第二,而地面无线的用户数远远小于两者。直播卫星上天以后,最大的冲击是对有线电视的冲击,而不是对地面电视的冲击。[page]
记者:同方近年在数字电视领域取得哪些进展,近期将有哪些规划?
刘天民:自2001年起同方全面向信息家电转型,包括其持股70%的北京同方凌讯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技术研发,永新同方信息工程公司则负责数字电视传输芯片的开发,同时收购了鞍山吉兆电子这一国内仅有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生产厂家,另外公司还获得网上传播视听节目业务许可证,从而形成数字电视标准、数字电视发射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内容制造等全产业布局。
同方今后将会加大对内容方面的投入,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将在影视、游戏、教育等领域与机顶盒产品实现整合。另外,今年将计划在大中、苏宁等300家大卖场,采取内容+平板电视捆绑的销售模式,例如,把视频处理、宽带网、无线网都做到平板电视里,不仅仅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把更多的如免费内容提供给消费者,如提供三年的网游、远程教育、卡拉OK、音乐网站、在线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