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04分,汶川县映秀镇政府板房办公区。3辆造型奇特的车静静停在抢险救灾现场联合指挥部外,车顶各背一个大“锅盖”。
突然,其中一辆车上传出急促的声音:报告指挥部,从耿达方向救出的24人已精疲力尽,请尽快协调地方车辆接送。不一会儿,几辆车疾驰而去。
3辆车中有两辆为卫星通信车,分别为省军区和武警派出;另一辆为省民防局派出的信息采集车,15日刚从绵竹汉旺转战到映秀。此次参与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是它们第一次投入重大保障任务实战。
“8.14”特大泥石流发生后,耿达乡通信完全中断,求助信息是如何发出的?省军区通信站站长陈肯向记者展示了卫星通信车内的北斗卫星手持机,徒步前往耿达乡救人的某集团军装甲旅搜索小分队正是通过它发回“短信”。
体型最大的一辆“静中通”卫星通信车由省军区派出,静止状态下可作为前进指挥所使用。这辆卫星通信车3个月前刚刚配备到省军区。登上这辆卫星通信车,映入眼帘的是1大4小5个屏幕,每个屏幕都能任意切换各个救灾现场画面,并同步将前方受灾情况、救灾场景传回上级指挥机构,还可通过亚视、北斗等卫星与前方的卫星便携站进行音视频、网络通话,车内随时可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该车成功地在灾区架设起了一个前进指挥所,为应急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即使在军地所有通信手段全部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及时传回第一手的受灾信息和救灾需求。
除这辆大型的“静中通”卫星通信车外,省军区这套通信指挥系统还包括1辆小型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车、4套卫星便携站、若干对讲机、北斗卫星手持机、卫星电话、移动音视频、便携式汽油发电机,以及设在省军区的一个卫星地面站和位于资阳、内江的两个通信机房。
记者在现场看见,该卫星通信车通过顶部的两根“导线”与旁边一辆体型较小的“锅盖车”相连——这是一辆刚从绵竹汉旺转战到映秀的信息采集车,正通过单兵信息采集装备传送回大量救灾音视频资料,并通过“导线”实现军地共享。这样一来,地方的人防指挥体系就与部队的应急通信体系融为一体,有效地实现了资源整合。
在现场的省民防局通信站站长蒋健告诉记者,从汶川特大地震中汲取经验教训,我省开始高标准建设民防应急指挥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四支人防应急通信指挥保障队伍,并配备了8台大中小型应急指挥车,还有10多个城市在加紧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