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巴南区在重庆市率先实现农村广播“村村通”
新华网重庆频道 | 2010-11-01 09:00
“明天天气仍然是小雨,温度11-14℃,村民朋友们在注意自己保暖的同时,还要预防农作物出现霜冻......”10月27日下午,巴南区一品街道七田村上空,久违的喇叭声重新响起。

自7月18日重庆市“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实施以来,巴南区投入1300余万元,仅用74天就率先完成"村村通”、“社社响”工程。

“还是广播好,干农活老远都听得到。”七田村五社村民刘朝明高兴地说,这段时间,每天早上6点半,中午12点,下午5点半,村里的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我们从里面了解啷个办养老保险,种哪样东西又有补贴,太实用了。

“那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了种草莓的技术,可帮了我的大忙。”南彭街道大鱼村三社村民石宗平说,述说广播带给他的“实惠”。原来,今年他新种了一亩多草莓,但由于不懂技术,心里没底。没想到前两天翻地时,正好听到了喇叭里在讲草莓种植技术,里面不仅说到草莓栽植“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还提到“后期随着产果量增加,要追肥或叶面喷肥”,这让他喜不自胜,“我把这些技术要点记在心头,实在不行,就去找村里的广播员要这份资料......”

广播不仅能给农民带去实用技术,还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接龙镇桂兴村村民卢国华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和晚上,村里都要播放半个小时的红歌,这让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婆很高兴,“听到那些熟悉的老歌,我们心头不晓得有好激动,大家都要跟着唱。”

“我们为全区18个镇街广播站,186个村广播室配备了3000余个高音喇叭,并从10月1日清晨起开始试播。”巴南区文广新局局长郑丽娟告介绍,每天早、中、晚播放5个小时的新闻、最新惠农政策、实用技术,普及农科知识、发布重大灾情、事故预警信息等,让农民第一时间掌握资讯。

“这些信息,我们都是请大学生村官或者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群众,用最朴实的语言播报出来,让老百姓真正理解,能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应变。”她说道,“更重要的是,每天通过广播,村民能大量接收党的政策和信息,通过这种形式占领农村主流文化阵地,让党的声音能够在基层扎根。”

据了解,接下来,巴南区还将大力实施电视通工程,确保明年6月前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