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为1348个村、72232户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影响,全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尤其是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针对实际,玉溪市创新方法,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广电实施、社会参与、市场服务”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资金是制约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瓶颈。在没有省级资金补助的情况下,玉溪市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地方政府出大头,企业和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在受益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自筹一点的办法合力解决资金问题。“十一五”玉溪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共计投入资金3096.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75万元,市级县级财政累计投入1319.615万元,县广电局自筹或网络公司投资389.56万元,群众自愿出资712.02万元。据统计,玉溪市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达123.5%,名列全省第一。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要办好、办实。
目前,玉溪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6%和97.97%,其中,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易门县等5县区均已实现区域内广播电视村村通,华宁、峨山、新平、元江4县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