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海尔等厂商的合作,应用"清立方"芯片的3D电视产品预计今年七月就将面市。"-戴琼海
"产品先行、标准滞后"的现象在多类产品上普遍存在,特别是对新兴产品而言,相关标准的缺位现象尤其明显。
白电厂商纷纷推行大大超出国家"三包"规定的售后质保承诺,如冰箱"十年包修"、空调"一年包换、十年包修"、"整机六年包修"、"整机八年包修"等等。
3月20日,清华宣布"清立方"立体视频芯片问世,可实现平面视频向立体视频的高质量转换。并且,通过同海尔等国内彩电业巨头的合作,应用"清立方"立体视频芯片的首代3D电视产品将很快面市。而立体视频机顶盒、裸眼立体电视机等二、三代产品有望在未来三年内问世。
未来可实现裸眼3D转换
据清华大学立体视频技术负责人戴琼海教授介绍,"清立方"芯片在平面视频立体转换、立体视频采集、制作、编码传输和播放等方面,拥有着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同海尔等厂商的合作,应用"清立方"芯片的3D电视产品预计今年七月就将面市。"戴琼海表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产品将属第一代产品,需要佩戴专用的3D眼镜,使用专门的3D电视进行收看;两、三年内还将推出装在机顶盒里的第二代产品,届时不需要更换现有电视机,经过改装就可以变身为3D电视,并且消费者不需要使用昂贵的专用眼镜,只需要使用几毛钱的红绿眼镜就可以看3D。"目前第三代产品技术也正在研发中,届时3D电视可以真正摆脱眼镜的束缚,实现裸眼看3D。"
将进行产业化应用
在推出"清立方"的同时,还现场展示了包括海尔3D智能电视在内的多款应用"清立方"芯片的相关产品。此外清华大学还同海尔等相关业界巨头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将进入"清立方"芯片的实质性的产业化应用阶段。
据海尔彩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双方签署的就2D转3D技术签约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今后海尔3D智能电视将装载清华大学研发的"清立方"2D转3D芯片,双方将在2D转3D技术上展开全面合作,通过开展跨区域横向联合,全面提升研发、制造和创新水平,加快3D电视的市场推广。
海尔方面还表示,此次合作是在新的行业形势下围绕用户需求进行颠覆性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海尔彩电虚实网结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了解用户需求,进而根据需求创新产品,使海尔彩电在产品创新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业内评价称,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不仅将实现2D转3D技术的产业化,而且对2D转3D功能成为未来电视的标配具有重要意义。
将打破3D推广瓶颈
"清立方"立体视频芯片的推出不仅意味着今后我国在3D视频技术方面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意味着限制3D电视普及的成本和片源两大瓶颈也很有可能随之打破。
据记者了解,目前现有的3D电视机依托于国外的技术,相对成本较高。彩电厂商所普遍采用的国外3D视频芯片价格多为5-10美元,"清立方"较这些类似芯片价格要便宜一半左右,应用规模扩大之后将拥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并且,现在市场上3D视频片源偏少也极大地限制了3D电视的推广。而"清立方";芯片则可以装入机顶盒,根据二维视频进行逆投影,通过分析光照、纹理和运动等视频图像的时空特征,进行逆向计算分析,最终实现立体视频三维效果的重建,由此实现2D平面视频在在普通电视机屏幕上向立体感十足的3D画面的转换,观众只需要戴上几元钱一副的红绿眼镜,就可以置身于立体画面之中。
知名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Research报告显示,2010年3D电视的出货量约为320万台;预计2012年,包括含2D转3D功能授权的3D电视出货量将达约15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