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理论的精髓
今年CCBN的主题报告洋洋万言,极具理论高度,是广电对三网融合的系统性、理论性总结。全部报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当然,这仅仅是广电的单方面表述,电信是否赞同另当别论。
我们来看看这份上升到“科学发展观”高度的“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用直白的语言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1. 三网融合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2. 三网融合就是广电、电信都转型为全业务运营商,但是广电必须主宰电信的视频业务;
3. 坚持分业监管,拒绝监管融合;
4. 寻求不对等双向进入、非对称监管;
5. 广电网络要整合、双向网改、互联互通,建设NGB,组建国家有线网络公司;
6. 广电网络、播出机构抱成团,共同面对三网融合;
7. 三网融合是长期的渐进过程。
这个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的“精髓”就是:广电主导三网融合!这其实是一部广电特色的三网融合宣言。
但是,广电网络在3、5年内显然不具有运营电信基础业务的能力,而电信网络现在已经具备传输视频的能力。也即广电没有三网融合双向进入的能力,因而广电的对策就是限制电信进入广电的视频领域,等待广电网络长大成熟。同时,抓住集成播控,永远扼住电信从事三网融合的咽喉,主导三网融合。
“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理论的应用
这份措辞严谨、理论化的三网融合报告体现了广电的意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范畴,现实的市场属于“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广电的“生产关系”会影响现实中的三网融合,但是不能倒过来决定三网融合的发展。
作为三网融合最典型应用的IPTV,在广电播出机构控制集成播控权、分享利益之后,广电开始放行电信运营商的IPTV,两年之内中国IPTV必将发生普及性的大发展。这是电信进入广电、进入视频。
互联网电视OTTTV并没有进入广电、电信的议题焦点,因为它是家电终端厂商推动的,并不是电信运营的。而广电播出机构也取得了互联网电视的集成播控权,分享利益的是广电和家电厂商。因为OTTTV更符合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两年之内用户上千万级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传输OTTTV的网络还是电信的网络。
视频网站在一片混战之后,资本热烈追捧,用户也大幅攀升。可以预见,两年内网络视频会占领更大的视频市场。当然,网络视频也是在电信网络上传输的。
有线电视,先天的广播优势、带宽优势,这是广电网络的核心业务。有着8000万的数字电视用户基础,两年内高清互动用户必将稳步提升。这是广电有线网络传输的。
可以预见,在广电控制播控权开始放行视频之后,两年内视频市场将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其中三家是在电信的网络上传输。也就是说,电信通过市场行为将大规模进入视频。而两年之内广电网络看来还没有什么可以进入电信的。
可见,作为生产力的市场逻辑必将大于作为生产关系的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