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2006年影响DV市场的八件大事
PConline | 壮志凌云 | 2006-12-27 10:23

  伴随着2006年的即将过去,2007年的脚步离我们是越来越近。回顾过去的一年,DV业界发生了多大的改变,虽然每年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发生。但足够引起我们重视并改变了数码摄像机发展进程的一年还得属2006年。也许当这些DV业界大事发生之时,不少朋友当时会评头论足,不过事过境迁后,或许马上就会抛之脑后,根本未能顾及到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有时,突出的DV性能表现可能更吸引广大消费者,但很少有人会对DV大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或许是一种疏忽,或许根本就是捡芝麻丢西瓜的不明智行为。诚然,我们的消费者不需要考虑太多DV业界的事件,但他们所关心的产品功能性能以及产品变化,都源自于大事件的最终结果影响。

大事一:索尼介入硬盘阵营

  相对于磁带和DVD机型来说,硬盘DV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是受价格和容量的影响。早期的硬盘是由JVC独占,虽然后期采集压缩便利,但购机成本相对其他存储类型机型而言,不仅价格高,而且容量小,仅仅4GB,而普通磁带DV大约相当于13G左右的存储空间。DVD光盘容量虽然不到1.5GB,但通过更换光盘以及反复刻录,还是可以满足家庭拍摄需要。所以从去年开始,JVC完成了硬盘容量的飞跃,从4GB到20GB再到30GB这个变化终于将硬盘DV送入全新的时代。

  一直徘徊在硬盘DV大门之外的索尼,用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DVD光盘机型的推广和基础奠定以后,终于在今年将实力之手伸向了硬盘DV。对一心致力于硬盘DV开拓和发展的JVC来说,索尼的到来有利也有弊。利在通过索尼的加入和努力,可以将硬盘DV尽快普及,从而带来JVC一直低靡的硬盘DV市场。弊端自然很明显,索尼的强力优势,让JVC从头到脚都感到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JVC来说,理解为动力因素、会更为积极。

  对于消费者来说,索尼的加入是好事,正因为了有了索尼的加入,硬盘价格在今年下半年一直走低,普及已经不在话下。我们也同时疑惑的看到了索尼的低调动作,完全移植DV和DVD机型的平台技术,这就造成了索尼硬盘DV普遍配置不高的局面。但通过价格调整和增大硬盘容量,索尼也完全占据了硬盘DV的半壁江山。这不得不令我们佩服,毕竟除了索尼,很少有其他DV品牌可以做到。

大事二:松下完成3CCD和DVD的结合

  从03年开始,松下一直致力于低价3CCD机型的开发,从目前来看,松下3CCD磁带DV已经完全实现了价格低廉的特色。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松下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推出全新的存储类型DV,后来虽然有了DVD存储的D158GK,不过是单CCD机器而已,很明显不符合松下长期的战略发展。而人们对松下的期待来自于低价3CCD系统和DVD存储的结合。

  其实,DVD和3CCD系统结合的技术问题是难不倒松下的,毕竟佳能、三星都可以推出自己的DVD机型,松下的DV实力比他们要高出一头,难道反而不及。那么为何到了2006年上半年,松下迟迟没有发布自己的3CCD光盘DV,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其实想来,真正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松下正在开发蓝光DVD系统,它目前和索尼合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以技术上松下更看好蓝光DVD。二是松下对于磁带DV仍抱有较大的希望,在磁带DV还没有油尽灯枯之时,松下不忍心让DVD机型夺占了磁带3CCD的风头。尽管可以用不同价格来区分。但松下的担心不无道理,本来3CCD磁带机型就要高于普通单CCD机型价格,加了一个DVD存储价格会更高,这样一来,想买DVD机型的朋友可能望而生畏,同时又对3CCD失去希望,转而投入其他品牌DV怀抱,这对松下只能是一个相反的促进作用。

  但无论如何,松下对于DVD机型3CCD化的进程总归要实现,虽然晚了点,但还是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只是滞后的市场反映证明当初松下的担心的确并非多余,因此松下明年的DVD机型的开发将变得更为消极和迟到。

大事三:三星千方百计挤入DVD

[page]

  三星DV的制造历史不算长,发展速度还算让人满意。经历了数年的打拼,三星的DV技术趋于成熟而稳定。现在摆在三星面前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开拓新的市场机会,二是如何完成技术升级。经过深思熟虑,三星作出的选择就是加入DVD市场。

  这样的做法很明智,一方面突破了技术难关,仅仅是将DVD和摄像系统结合,对于有强大光盘存储经验的三星来说不是难事。二方面DVD市场对于三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三星和索尼的合作让它受益非浅。它几乎和索尼一样支持市面上流行的所有格式DVD光盘,而且还支持包括SD卡,记忆棒,MMC卡等多合一存储功能。

  对于消费市场来说,三星一直致力于低价策略,所以低价DVD成了三星一个全新的法宝,也加速了DVD市场的价格进一步整体调低,对于DVD机型普及速度而言,三星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

大事四:佳能、索尼再爆CCD问题

  自从前年CCD问题全面爆发以后,后遗症一直不断。今年索尼和佳能再爆出CCD的质量问题。和去年一样,这次爆发区域主要集中在DC产品,不过DV领域也因为CCD问题,而同样受到了技术牵连。佳能和索尼旗下多款DV被厂商承认是存在质量问题。

  这样的事件爆发,让国内消费者对于CCD可能带来的影响忧虑进一步加深。但对于消费者和厂商来说,这无疑仍然是一件可以起到警惕作用的事件。为了控制成本,一向以质量取胜的索尼,在CCD技术上有了缺陷,导致佳能等品牌被牵连,可以看出国际化合作和采购的前提下,问题往往出现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了解决方案,但和去年相比,今年厂商的态度不再积极,反而能拖就拖,能不承认就不承认。

  从此事看来作为CCD主要提供商的索尼能量不小,最少在今年让我们看到和去年截然不同的处理态度。这应该作为一件大事而被长期记载,最少上帝是不能一次次被愚弄。

大事五:东芝染指硬盘DV

  东芝在硬盘制造技术上表现卓越。这次东芝凭借硬盘制造的实力终于开始问鼎硬盘DV市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又多了一种选择,更加快了硬盘DV的普及和低价。东芝这次推出的DV起点较高,和JVC以及索尼的同类机型相比,配置无疑是一个极大优势。东芝旗下的两款硬盘DV都采用了1/3.6英寸200万像素CCD的配置。

  这么高的起点无疑让人对东芝市场开拓前景会产生一定的怀疑,不过对于东芝来说,高调杀入硬盘DV市场会比低调进入更有效,毕竟在DV领域,东芝的名气有限,只能通过配置和性能提高来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如果不出意料的话,索尼和JVC以及东芝将成为2007年市场的三大硬盘DV生产商。

大事六:日立正式开启中国市场

  日立在中国的知名度不算小,而DV也于多年前率先实现了DVD机型的转变。相对于其他强势DV厂商来说,日立DV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量都可以忽略,销售和售后网络也非常不健全。在2006年前,日立基本可以说,没有真正登陆亚太金融圈的重要一个环节,即中国大陆市场,这对于谋求DVD机型发展的日立来说极为不利。

  随着2006年新品DV的投放,日立也逐渐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中国市场,这对于日立DV来说,无疑是一件对于经后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日立的加入,也让我们多了一种新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会因为竞争从而引发DVD市场的一场革命,目标只有两个,价格降低以及性能的提升,这都是我们翘首企盼的一件大事。

大事七:无缘DV核心技术,国内厂商搭顺风车

  目前来看,国内没有一家影像器材厂商可以称得上DV厂商,尽管有形形色色的国内所谓DV产品出现。不过形式上都大同小异。技术更是与DV无缘。存储卡以及低端CMOS成了所谓国产DV的标志。电视媒体就成了国产DV最好的宣传工具。实际上,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商,如其说是做成了DV,不如说将摄像头被升级成了可存储的一种摄像工具。

  国内厂商缺乏核心技术和实力成了DV国产的最大难点。CCD倒是可以采购,镜头并非不可以贴牌,难点就是DV影像的处理器部分,这个基本属于各大DV厂商的机密,因此也是国内DV生产的最大阻力。虽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但国内厂商却顺风顺水的搭上了DV快车,堂而皇之的卖起了类DV产品。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age]

大事八:高清进入多元化

  高清技术在2006年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首先是索尼HC3E的推出,正式将高清普及到了家用阶段,接着三洋以及佳能纷纷加入,让高清DV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当然限于过高的价格而播放设备的影响,今年内高清都不可能普及,明年也做不到,最多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但高清目前已经进入多元化趋势逐步开始明朗。首先是存储的多元化,索尼已经将高清技术普及到了硬盘和DVD领域,尽管是否达到高清所需要的标准争议很大,但多元化肯定是高清的一条必然发展之路,这一点上,索尼高瞻远瞩,值得肯定。

  其次是高清发展类型的多元化,索尼坚持走家用之路,而佳能很明显通过所谓的体积和技术来去取胜,三洋完全是拼价格,因为它不是1080i工业标准,价格也不可能太高。多元化让高清真正进入了发展的春天和家用时代。

总结:

  我们可以在这些大事中发现和思考很多问题,毕竟当我们热爱DV时,就不会把它仅仅视为只是一件产品,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对生活的向往和不断需求提高的标志。希望DV带给我们快乐和美好回忆的同时,也带来它自身以及业界的有益升华。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