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网融合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从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开始,到2010年7月,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的12个城市出炉,再到当前业界抱怨三网融合进展缓慢,三网融合不但未达成共识,而且已陷入僵局,甚至出现了可能已经夭折的论调。
在这种大环境下,武汉、天津等城市开始宣布三网融合的业务已经正式开始,当地市民已经可以申请体验三网融合业务了。而据记者了解,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很快将推出三网融合业务。那么,三网融合的融合壁垒打破了吗?
各地频推三网融合业务
2010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的12个城市(地区)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京、深圳在内的12个城市和地区入选。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些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业务终于传来了一些声音。
首先是武汉传来了三网融合的声音,该市以“光城计划”为特色,成功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初步实现了三网的相互兼容,这将给当地用户带来诸多利好。据报道,武汉的三网融合正式走入寻常百姓家后,当地用户的高清电视机,不仅可以看电视,还能登陆网站;手机除了打电话,还可无线上网和同步收看电视直播。电视兼容电脑,手机涵盖电视,三网融合的家庭套餐,既可满足用户同时通话、上网、看电视的需求,又能大大降低用户费用。
无独有偶,天津也传出了三网融合正式启动的消息。据悉,用户安装了IPTV不仅可实现电视节目的“订制”收看,更可在未来实现可视电话、电视彩信、互联网游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等多样化的增值业务拓展应用,可实现更多丰富的日常应用,进一步便利市民的生活。
而本报记者也从浙江省经信委了解到,目前,杭州三网融合的平台也在紧张密鼓地搭建当中,今年7月份以后,杭州市民也能率先体验到三网融合的业务。而同样作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南京也传来了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融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为一体的“三网融合”业务——“全媒体电视”。
对三网融合的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近日表示,工信部、广电总局以及其他相关部分部门都在积极努力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并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网融合还刚刚开始
虽然各试点城市不断传来正式启动三网融合业务的消息,但实际上,三网融合目前还只是处于简单试点阶段,真正渗透到业务方面的合作还是很少的。专家指出,三网融合从下到上分为技术层、产品层和业务层,真正的网络融合首先应该有一个基础技术作为支撑,再来谈产品和业务,但现在许多试点地方推出的都仅仅是业务层面的融合。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三网融合进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决策部署,业界对其前景大多抱着担忧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三网融合的各种悲观论调悄然蔓延,诸如“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疾呼之声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表示,三网融合已经结束。
首先,原定于今年3月份推出的第二批试点城市方案至今仍没有下文。工信部对此的表示是,正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的经验,弄清试点城市遇到的问题、障碍之后,再确定第二批的试点。
三网融合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本报记者连线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他告诉记者三网融合目前比较敏感,现在他已经不愿意接受采访了,之前他发表过的一些“言论”甚至已经引起工信部的重视并且派调查组前往试点城市开展调查了。在此,他希望本报记者能体谅他,暂时不要采访他关于三网融合的话题。由此可见,三网融合在目前所处的阶段,确实处于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
三网融合到底“卡”在哪?
那么,为何呼吁了那么长时间的三网融合进展如此缓慢?当前无论电信还是广电都已经能够独立提供诸如IPTV和互动电视一类的融合业务,为什么三网融合反而会引起业界的普遍担忧呢?三网融合到底卡在哪里?对此,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姚国章教授。
姚国章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三网融合从技术上已经没有障碍,难点主要在目前的体制管理上,广电和电信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他们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利益调整的问题,而这个难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全解决的。
但是三网融合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便利,它的未来融合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融合就是开放业务,任何形式的垄断都不是融合,也无法长久。三网融合如果由政府从上往下推动比较难的话,可以考虑将从上而下推动和从下而上推动二者相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技术不断更新后就会推动需求的出现,而用户需求的推动力量有时候是巨大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三网融合从下而上的推动可能比从上而下的推动效果更好。
阚凯力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同意三网融合基本夭折论的基调,他说道,三网融合的阻力就在于广电和电信的利益之争,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管理体制,也是三网融合无法进行下去的最大阻碍。对于三网融合怎样才能成功、顺利进行下去,阚凯力教授表示打破广电和利益之争,对目前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才是最需要做的。
对于目前三网融合在试点城市的做法,阚凯力教授说目前只能走着看,以后能不能从点扩大到面不好说。至于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实现三网融合,阚教授表示无法预测准确的时间表,别人可能知道三网融合的时间点,但是他不知道。
姚国章教授最后说道,国务院提出三网融合需要健康、持续地发展,预计五年之后,三网融合会有新的改变。总之,三网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因为老百姓应用需求的驱动是不可扭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