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内视频大佬们不惜花费巨额资本抢占电视剧资源时,国外视频网站Hulu将要被收购的消息却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作为全美排名第十的视频网站,Hulu何以挂牌?这一事件或许应该成为国内视频网站吸取经验教训的最佳案例。
咬住“资源”不放松
作为由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和新闻集团在2007年3月共同注册成立的视频网站,Hulu像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婴儿。显赫的投资背景和丰富的资源给它的前期成功打造了一道坚实的壁垒。
不得不说,盈利模式是视频网站从成立初期就在一直考虑的问题。而视频网站采用何种播放视频模式,主打哪些视频内容也一直是国内外视频网站深思的问题。
在Hulu之前,美国的Youtube已经风生水起,和它一样,同质化的视频网站在国内外也迅速成长到了成千上万家。想要获得市场,就必须有所创新。2006年,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提供在线电视,让电视业走向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年之后,Hulu接纳了这一主流观点,开始在电视、电脑和手机上提供流媒体视频。2008年3月,大量用户涌入Hulu,Hulu一举超越Youtube成为全美第一大流媒体视频网站。
同时,Hulu还将这些资源发挥到极致,几个股东和其他的合作伙伴都会为它提供电视节目资源。在视频网站面临激烈同质化竞争的时代,拥有丰富而有特色的节目源无疑成为其最大的优势。
针对Hulu的这一成功模式,国内视频网站也该充分意识到资源的重要作用。从腾讯着重打造的QQlive,到百度、新浪、搜狐各自的视频网站,不同的用户群体将成为它们自身最为宝贵的资源。而针对这些不同年龄层次和特点的用户群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视频内容,也许会从中发现不一样的“钱景”。
成也广告 败也广告
Hulu曾经颇为对外界称道的,就是其对广告的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这一点正是基于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考量。Hulu高层想证明:广告少,视频才会让人印象深刻,也更有价值。
按照Hulu的规定,如果视频长度是22分钟,那么广告时间会被控制在2分钟之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电视节目广告插播时间是8分钟。
这一点,就足以让Hulu在与传统电视节目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因为,除了广告时间短,Hulu相比传统电视节目,其视频上线速度也非常快,通常前一天晚上播出的电视剧第二天早晨就能在Hulu上线。这样,很多用户宁愿选择可以节省更多时间的视频网站,而不是让人不可“删减”的电视广告。
但是,2009年Hulu盈利之后,却渐渐丧失了对这一优势的一贯坚持。为了让更多的股东赚取更多利润,Hulu开始放宽对广告的限制,一段22分钟的视频可以插播4分钟的广告,而广告时长增加的结果是用户的大量流失。
在国内视频网站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为视频网站一个主要的盈利模式,视频广告一直是众多视频网站难以舍弃的“金娃娃”。从原来的弹出广告,到后来的强制片头广告,再到后来广告时间越来越长,视频网站的这种盈利方式看似可行,但也往往会因此丧失大量潜在用户。
在视频网站同质化的今天,如果不能从其它地方寻找突破口,而一味地从用户身上强加这种广告营销模式,必将会让视频网站渐渐丧失自己的优势,变得如同“鸡肋”。
克服硬伤才能走得更远
在业内人士看来,Hulu无论从盈利模式还是网站经营模式上,都存在硬伤。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固有的“顽疾”,而Hulu却一直不曾改变,让Hulu最终走向了挂牌的结局。
虽然已经实现盈利,但网络运营商永远都觉得自己赚的钱太少,他们考虑的角度是:广告时长增加,厌恶广告的人会选择订购增值服务,这样他们将获得与有线运营商相当的收入。于是,Hulu在盈利一年之后11月推出了付费增值服务,用户每个月付8美元可以获得比免费用户更多的视频,同时也可以在手机和互联网电视上观看某些剧集。虽然有大约100万用户选择了这项增值服务,但相比Netflix2000万的订购量来讲,这些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于是,Hulu推出这项增值服务,让网络运营商和用户在博弈中,伤害了更多的潜在用户。
另外,Hulu在运营上也一直存有问题。一些节目只能在电脑上观看,却无法在iPad和其他终端播出,对于一些观众喜欢的节目没有决定播放的时间,这从另外一些层面都会增加用户的反感和不信任程度。
虽然国内用户目前也许还没有发现众多视频网站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硬伤,但是,随着视频行业的洗牌和进一步的激烈争夺,如何更早的发现自己的硬伤并努力“治愈”,将是国内视频网站取得长远发展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