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一:应以文件形式明确“数字湖南”的内涵。自“数字湖南”提出以来,虽然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都在讲“数字湖南”建设,但主要是从自身角度理解,官方没有一个全面、明确的解读和界定。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按照我个人理解,“数字湖南”的内涵应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基础,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全面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带动湖南转型升级的动态系统工程”。这一定义阐述了“数字湖南”的基础、条件、核心、保障、目标五大要素。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以文件形式明确界定包括“数字湖南”在内的“四个湖南”的内涵,以强化“四个湖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理解的偏差和无谓的争论,以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形成合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进“四个湖南”建设。
建议二:应尽快出台“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和规划。“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和规划的出台可以明确建设目标和途径。结合我省实际,我认为“数字湖南”的建设可以按“343”总思路推进。即突出三大要旨,注重四大转变,推行三大举措。
三大要旨即实、深、全。实:做实事,求实效。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工程为例,我省早在2008年就宣布已完成该工程建设。而据笔者调研,迄今为止,我省某些村镇党员活动室的电脑还没有联网,无法实现远程教育。信息化应做到“需求实、措施实、效果实”。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类似两化融合指数这样的各领域信息化的细化、量化指标。深:深入分析湖南实际,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全面推进信息化,惠及全民。
四大转变即戒虚求实、保硬重软、拓窄为宽、化短成长。戒虚求实是指不要炒作概念,将信息化虚化神化,而应脚踏实地做实事、将信息化量化实化。保硬重软有两重含义:一是保证硬件,重视软件。对信息化而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我省应警惕和及时纠正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不良趋势,建议在政府采购和信息化工程中加大软件的比重;二是保证信息化硬指标的实现,同时重视政策法规等软环境的建设,强化数字湖南的规制驱动。拓窄为宽是指全面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使信息化惠及全民。化短成长是指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建设,不是短期行为。
三大举措:一是强基础。基础设施方面,要推进三网融合,落实我省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基础工作方面,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效益是重要抓手。二是壮产业。可从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入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太阳能光伏、软件、新型显示器件、消费类整机四大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应以技术研发为主、产能为辅。目前我省光伏产业依然以扩大产能为主要发力点,事实上,光伏产业产能早已严重过剩,应引起我省警觉。至于软件业,2010年湖南软件收入总额172.8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但其中研发设计只有864万元,列中部六省倒数第二。这说明湖南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类似芯片设计这样的高附加值、高端产业还是湖南软件业的软肋。因此,以内需为主、外包为辅,发展应用软件和工业软件是湖南软件业的明智选择和正确道路。新型显示器件应立足龙头企业,大力发展LED光电、3D显示器等高端新型配件。新兴产业则应大力促进手机电视、移动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三是惠全民。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中,应继续强化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和实质功能,积极推进在线审批、并联审批等应用,并努力破除部门和体制障碍,加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资源共享。我省行业信息化呈现出“纵向贯通、横向不足”特点。如目前我省农村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大网络,电话则有科技部12396、农业部12316、卫生部12320等号码。但这些资讯平台没有统一和共享,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这些平台,严重削弱了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效益。又比如房地产业,2010年9月6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长株潭房地产市场一体化的意见》,但三市房地产信息网迄今仍未完全整合。同时要缩小数字鸿沟。我省2010年数字鸿沟指数(DDI)为0.5875,高于全国平均指数,数字包容水平列全国倒数第6位。这其中,上网资费过高是妨碍网络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宽带资费占可支配收入的6%,而网络普及率高的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左右。建议利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以及三网融合的契机,进一步降低网络使用资费,提高网络普及率,创新建网模式和运营机制,让信息化造福于三湘人民。
建议二:应尽快出台“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和规划。“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和规划的出台可以明确建设目标和途径。结合我省实际,我认为“数字湖南”的建设可以按“343”总思路推进。即突出三大要旨,注重四大转变,推行三大举措。
三大要旨即实、深、全。实:做实事,求实效。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工程为例,我省早在2008年就宣布已完成该工程建设。而据笔者调研,迄今为止,我省某些村镇党员活动室的电脑还没有联网,无法实现远程教育。信息化应做到“需求实、措施实、效果实”。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类似两化融合指数这样的各领域信息化的细化、量化指标。深:深入分析湖南实际,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全面推进信息化,惠及全民。
四大转变即戒虚求实、保硬重软、拓窄为宽、化短成长。戒虚求实是指不要炒作概念,将信息化虚化神化,而应脚踏实地做实事、将信息化量化实化。保硬重软有两重含义:一是保证硬件,重视软件。对信息化而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我省应警惕和及时纠正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不良趋势,建议在政府采购和信息化工程中加大软件的比重;二是保证信息化硬指标的实现,同时重视政策法规等软环境的建设,强化数字湖南的规制驱动。拓窄为宽是指全面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使信息化惠及全民。化短成长是指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建设,不是短期行为。
三大举措:一是强基础。基础设施方面,要推进三网融合,落实我省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基础工作方面,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效益是重要抓手。二是壮产业。可从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入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太阳能光伏、软件、新型显示器件、消费类整机四大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应以技术研发为主、产能为辅。目前我省光伏产业依然以扩大产能为主要发力点,事实上,光伏产业产能早已严重过剩,应引起我省警觉。至于软件业,2010年湖南软件收入总额172.8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但其中研发设计只有864万元,列中部六省倒数第二。这说明湖南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类似芯片设计这样的高附加值、高端产业还是湖南软件业的软肋。因此,以内需为主、外包为辅,发展应用软件和工业软件是湖南软件业的明智选择和正确道路。新型显示器件应立足龙头企业,大力发展LED光电、3D显示器等高端新型配件。新兴产业则应大力促进手机电视、移动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三是惠全民。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中,应继续强化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和实质功能,积极推进在线审批、并联审批等应用,并努力破除部门和体制障碍,加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资源共享。我省行业信息化呈现出“纵向贯通、横向不足”特点。如目前我省农村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大网络,电话则有科技部12396、农业部12316、卫生部12320等号码。但这些资讯平台没有统一和共享,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这些平台,严重削弱了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效益。又比如房地产业,2010年9月6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长株潭房地产市场一体化的意见》,但三市房地产信息网迄今仍未完全整合。同时要缩小数字鸿沟。我省2010年数字鸿沟指数(DDI)为0.5875,高于全国平均指数,数字包容水平列全国倒数第6位。这其中,上网资费过高是妨碍网络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宽带资费占可支配收入的6%,而网络普及率高的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左右。建议利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以及三网融合的契机,进一步降低网络使用资费,提高网络普及率,创新建网模式和运营机制,让信息化造福于三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