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电局十分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及时对新疆两台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采取措施保证工作不走过场。
利用视听评议制度,加大对新闻节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展情况的监督和效果评估。
九月份,请专家重点收听收看新疆两台的新闻节目,并专题进行了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专家、学者认为,新疆台亚欧博览会宣传,是“走转改”活动成效的集中体现,总体看来,“规定动作”很圆满,“自选动作”有创新。以往的新闻报道往往重内宣轻外宣,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这次宣传做到了内外宣并重,内宣外宣都很精彩,这是办台思想的重大转变。通过与中央台联办,与湖南台联办,与全国32家电台联办 “大美新疆丝路行”全国广播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把节目送到全国各地;许多节目做到了广播与网络同步,声音、网络、视频三大优势一起发挥,全方位直播博览会。博览会宣传,投入力量大,开设栏目多,持续时间长,规模和声势空前,陆续推出的几组系列报道,声势大、效果好,成为节目中亮点。
新疆电视台《新闻联播》内容丰富多彩,宣传口径的把握也准确到位,亚博会的开幕闭幕,领导人的活动、论坛及专题活动,每一笔大的签约、会内外的群众反映、记者探馆(对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特色的介绍)、亚博会的精细服务等都做了较详细尽的报道。大刀阔斧推出了十一个半小时的大型直播特别报道《彩虹映天山》,开创了新疆电视台直播报道的先河,是新疆电视台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天数最多的大型直播报道,堪称新疆电视台的“难忘第一”。 打了一个漂亮仗。亚博会高朋满座,嘉宾云集,是一次难得一遇的采访良机,是一笔丰富的新闻资源。新疆电视台在博览会直播节目中,请到了喻国明(新闻学专家)、马光远(经济学专家)这样的专家,杨禹(著名评论员)、邱启明(著名主持人)这样的评论员和主持人,谈问题很专业、很到位,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亚欧博览会直播节目中,还引进了网络和微博互动,增强了吸引力。
同时,自治区广电局加大了对地(州)、县(市)台节目的管理与指导。九月份,对巴州、克州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查评议。专家们认为,这两地州的新闻节目能紧紧围绕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喉舌,服务群众,内容积极健康,体现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制作精心,从字幕的使用到标题的拟定都比较规范。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报道角度和新闻语言宣传味较浓,要多讲群众易懂的话,倡导“短、新、实”的文风;会议、领导活动等内容偏多,要注意增加涉及民生题材内容的报道;要注意应用现场报道、同期声、现场声等现代电视手段,增强广播电视的感染力;在可预知的重大新闻报道中,要加强事前策划,多角度进行报道,以深化主题。
派出调研组深入南疆四地州,专题进行维吾尔语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调研。
为了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自治区广电局派出两个调研组,分赴南疆四地州,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组十天内走访了13个县(市)的43个乡镇、社区、机关单位,召开了43场座谈会,面对面征求意见,发放问卷三千多份。调查对象有农民、机关干部、工商个体企业代表等城乡各阶层、各行业成员。从调查情况看,广播、电视是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广播电视熟悉了政策,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了解了外面的多彩世界,还及时掌握了市场信息。目前农牧民群众基本上是 “出门听广播(大喇叭),进门看电视”。大家反映,最想看科普类、普法类节目。通过科普类节目提高了科学种养植技能,以靠科技致富;通过看法制类节目,增强了维权意识。有农民朋友生动地说,过去走路广告牌掉下来被砸了头,只会自认倒霉,现在就知道维权了。有村干部反映,通过广播电视,农牧民政策水平都很高,经常会监督我们:“广播电视上都说了,你们为什么还不做?”,我们有压力,不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难以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