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聚焦上海“软件、信息服务业”,共谋智慧城市发展道路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 方珍 | 2011-10-31 11:00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回顾过去

“十一五”期间上海软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上海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软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

一、产业整体持续优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业成熟度的提高,上海软件产业逐步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2010年上海软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化趋势更加明显,服务收入增长带动软件业务调整,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软件信息服务发展迅速;2010年,上海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国际高端人才回流加速,高学历人才已经成为上海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

二、软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上海新认定软件企业不断增加;“十一五”以来,软件产业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型软件企业高速增长的趋势越发明显;“十一五”以来,随着软件产业的逐渐成熟,上海软件企业上市融资能力不断提升,中小板和创业板对新兴产业的倾斜也为软件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CMM\CMMI国际认证、系统集成认证和利润率是企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十一五”期间上海软件企业在这三方面表现优异。

三、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上海软件企业特别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来开发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软件产品是软件产业和企业研发成果的重要表现,“十一五”期间,软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软件著作权登记全国领先。

四、出口继续保持国内领先

多年以来,上海软件出口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今年来出口优势更加明显;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的软件出口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外企业并存,留学生企业增多”的企业业态,逐步形成了“软件产品出口,软件来料加工和软件服务并举”的产业链条。

五、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2010年,上海市各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整体发展形势,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探索软件发展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发展局面;中心城区是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集合资源、集聚发展是上海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特色。

六、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出台多种政策积极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七、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带来了越来越细致的分工,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和生活服务的便利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理念不断提出,促进新商业模式不断更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经济融合日益紧密,创造和催生了大量具有快速发展潜力的软件产业新兴业态。上海也涌现出一批已形成规模的软件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企业,其中消费型信息服务业领域有网络视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多种业态的企业;生产型信息服务业领域有高端咨询、贸易信息服务、第三方支付、工业软件业态的企业以及云计算业态的企业。

八、“两化融合”效果显著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的支撑。通过2009、2010连续两年在市信息化专项资金中专门辟出“两化融合”专项支撑领域后,企业典型应用示范作用良好,龙头企业重点推动效果明显,区域两化融合计划实施顺利,两化融合推进机制不断完善。

九、软件为世博会增光增彩

2010年上海世博会,软件和上海软件企业都为世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活动管理信息系统”,是世博会信息化的关键应用之一,它通过可视化的直观灵活的编排界面,提高世博活动安排的效率和合理性;参展者事务“一门式”服务信息平台是世博会组织者向参展者提供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参观者预约服务系统”保证了世博会的顺利高效运转。

立足现在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三网融合”与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罗文院长罗院长表示,在目前十二五规划和三网融合形势下,信息服务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快速密集的技术创新为打破市场垄断提供了难得机遇;变革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破除路径依赖注入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广泛的信息服务应用拓展出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跨国企业先发优势使得产业发展“马太效应”日益凸现;产业链整合能力不足使得产业发展跟随模式不易摆脱;应用市场尚未成熟使得产业发展“幼稚阶段”难以逾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象下,罗院长对信息服务业提出了几点展望:一是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为信息服务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二是以服务创新和服务升级为目标,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三是以云计算服务为牵引,带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向高端化迁移;四是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能力;五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软件服务业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创新”、“融合”也必将成为推动软件服务业转型升级重要突破口。从产业发展趋势看,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应用、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软硬件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软件产业链整合进程不断加快,软件产业结构和市场格局不断调整,产业转移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将使软件产业发展保持强劲的势头。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谢渡婴表示,未来产业趋势有利于信息服务业发展,信息服务业面临重大机遇,从全球态势看,软件服务业面临重大调整,为后发国家带来重大机会。

信息服务业要走“坚持以市场为驱动力,创新为支撑,向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为发展”的道路,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提升社会服务发展能力,坚持“以市场主导,创新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优化布局”为原则。最后,谢老表示要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重视软件业发展的机遇,用我们的力量、人才、资金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做好软件信息服务业。

展望未来

“上海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信息服务业。”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于2007年4月14日在会见美国思科系统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点明了上海信息服务行业的地位和责任。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培育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只要立足“创新、融合、转型、发展”的道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定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