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PON技术已经走进企业迈向政府
千家网 | 2011-11-03 10:00

  从2007年起,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开始日益成为国内光纤接入网建设的主流技术选择,PON家族中的GPON与EPON由于高带宽、省光纤、稳定性高等特点备受商用主体钟爱,其接入带宽分别为2.5G和1G,并根据组网模式不同,每个光端口可接入几十至数百个用户。2010年4月,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国光纤宽带端口数量在2011年要超过8000万的目标。政府投资220亿美元推进PON建设,中国宽带运营商纷纷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专家据此预计:中国PON端口数量在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4%,同时光纤接入用户数也将快速增长,2014年EPON部署仍将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PON作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其应用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PON家族的重要成员,10G-EPON与XG-PON1都具有明显的带宽优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高带宽业务的发展需求。然而,换一个角度,从经济性上讲,问题则显得复杂了许多。光模块与芯片技术都具有相当的高难度,要在短期内实现规模效应绝非易事,因此,未来两到三年,10G-EPON与XG-PON1的成本都将远远高于现有的EPON和GPON,估计10G-EPON和XG-PON1分别为EPON和GPON的4~6倍,芯片则分别为EPON和GPON的2倍。基于这一情况,PON应用模式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下一代PON技术及其市场的长远发展。

  具体而言,EPON/GPON因其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对于FTTH场景来讲完全可以满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带宽要求。与之相比,10G-EPON和XG-PON1成本偏高,成为其应用于FTTH场景的瓶颈。从技术能力和成本上讲,下一代PON技术在较长时间内将主要适用于FTTB/C/N场景。FTTB/C/N是目前国内运营商主流的“光进铜退”模式,在这些场景下,每个MDU都要接入多个用户。用户对带宽需求的提高,使得目前EPON和GPON系统的带宽有可能在两到三年内捉襟见肘。10G-EPON和XG-PON1系统中10Gbit/s量级的带宽确保了MDU上每个用户的带宽需求。所以说,FTTB/C/N将是下一代PON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该技术将十分适合中国接入网的发展及演进。

  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客户的分布密度、业务需求存在很大差异,相应的运营商收益也有区别,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成本和客户分布情况等因素,我们不难发现,PON的典型应用场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到了企业与政府两类,即,PON技术已经走进企业、迈向政府。这种集中也是PON未来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

  PON走进企业,目前主要指中小企业和网吧。这些市场主体一般都具备三个特点:一、带宽需求较高,不会低于2Mbit/s,最为典型的需求为10Mbit/s,有的甚至达到100Mbit/s;二、从业务需求上讲,以IP业务为主,辅以POTS业务或E1语音专线,可承受较高资费;三、从服务方面讲,对系统的可用性和质量维护一般都有较高要求,这决定了他们对PON设备的长时可用性和运营商运维部门都有较高要求。

  DSL、光纤收发器等传统接入方式在接入企业客户时存在较大不足,如光纤收发器的传输带宽虽有保证,但消耗大量光纤资源,在光缆资源紧张区域难以满足要求;DSL接入的带宽较低,速率不稳定,难以满足商用客户需求。鉴于这点,采用EPON和GPON技术就显得更能满足企业需求,弥补传统接入方式的不足。具体而言,在网吧密集地区和新建工业园区,采用PON技术替代光纤直连方式实现FTTO,每个网吧或企业独享一个ONU,在提供稳定传输带宽的同时可节省大量城域光纤资源;在中小商业客户比较集中的商业楼宇,采用PON技术直接实现FTTO或FTTB+LAN,可为客户提供不同带宽、不同业务类型(包括IP、E1、话音)的个性化服务。

  分析目前市场发展的趋势,不难看出:继EPON和GPON之后,下一代PON技术的主要方向是10GEPON和10GGPON;同时,EPON和GPON上下行均工作在单一波长,这种在单一波长上为每用户分配时间片的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每用户的可用带宽,而且没有很好发挥光纤自身的海量可用带宽。而将WDM技术引入到PON系统中,即WDM-PON,便可以将用户接入带宽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WDM-PON,能够提供很高的接入速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速率对称宽带接入。所以,WDM-PON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代光接入网的终极解决方案。但从目前的PON市场情况来看,WDM-PON在成本上受到很大制约,也缺乏相应的业务推动,因而有专家断言,近期几年内,WDM-PON不会获得大规模商用部署。但也有专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波分复用光器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质优价廉的WDM器件将会不断出现,WDM-PON也将在中远期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受到很多企业客户的青睐。

  PON迈向政府,目前主要集中在交管部门和农业部门。

  交管部门对PON技术的运用,主要源于该技术在视频监控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城市尤其是交通状况进行监控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相应地,对远程视频监控组网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视频监控(“全球眼”)、视频通信(“新视通”)等对上行带宽要求较高的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的一种收益较高的新型业务。这种视频监控业务对上行带宽需求较大,一般超过3Mbit/s,终端设备数量颇具规模,并且在一个区域内呈分散分布,对接入网络的扩展性要求很高。此类业务主要是在公共安全防护方面的应用,作为其客户的政府交管部门对QoS要求较高,但对成本并不敏感。

  目前,在“平安城市”建设中,为解决光纤资源紧张的问题,已有专家提出运用PON技术承载数字非压缩视频。这种技术是数字非压缩视频光端机技术与PON技术的完美结合,在组网形态、光纤资源、视频质量、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优越性,与微创广电数字非压缩视频光端机产品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视频接入层解决方案,既能满足监控点密集情况下的各种组网要求,又能提供实时清晰的高品质视频图像,为政府加强城市监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技术选择。采用PON技术承载视频监控业务的回传数据,摄像头通过FE接口直接连接至ONU,可充分利用PON系统上行高带宽的特性,与视频光端机点到点的传输方式相比,可节约大量主干光纤资源。

  农业部门对PON技术的运用,则主要汇集在“三农”信息化服务领域。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农村信息化的业务接入点分散,一般沿公路呈链状分布,单点用户较少,用户带宽需求低。在运维方面,存在人员维护成本高、机房缺少或机房环境差等困难。这些困难的存在,为PON提供了用武之地。采用PON技术,通过多级分光方式可适应行政村链状分布状况,同时可实现IP、话音和CATV的多业务接入,大量节省主干光纤资源。同时,链状网络决定光分配网络(ODN)一般采用多级不均匀分光方式。

  农村信息化建设[FS:Page]不仅是政府农业部门重点关注的一件事,也与专业信息公司、网络有偿服务模式关系密切。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之下,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会有效参与到PON服务“三农”的领域中来。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