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9日在京说,目前中国电影经得住观众评价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仍然不多,不少作品情感虚假、脱离生活、粗制滥造,甚至价值观扭曲、历史观混乱,少数影片甚至以血腥、暴力、情色、低俗为卖点。
童刚说,目前电影创作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电影作品和电影观众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但创作水平的参差不齐,艺术质量的良莠混杂,仍然是制约电影进步的重要因素;个别创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良苗头和现象,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和警觉。
他说,这些问题和现象集中体现在:一是在快速的数量增长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思想贫乏、情感虚假、脱离生活、艺术干瘪的粗制滥造之作,甚至在个别作品中出现了价值观扭曲、历史观混乱的不良倾向;二是有少数影片片面追求票房利润,不惜牺牲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追求浅表层次的猎奇、噱头、炫技、感官刺激,有的甚至以血腥、暴力、情色、低俗为卖点,试图以文化折扣换取经济效益;三是出现了原创力不足、想象力匮乏的现象,某类题材或某部作品的成功,往往跟随大量的跟风与克隆,使电影创作变成了简单粗糙的复制与改写,思想雷同、情节重复、手法单调。
童刚说,2012年,电影局将推动电影的思想艺术质量与数量产量的协调统一,实现电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现实题材创作中,要以弘扬核心价值体系为己任,以提高原创能力为根本,准确把握时代主流、以人民群众为创作主体、从生活中汲取真善美的力量,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在历史题材创作中,要以真实可信为生命,以导向正确为灵魂,发挥历史题材作品以史为鉴、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要找到提高创作质量的突破口,推出更多示范性作品,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整体创作,用标杆性作品来改变创作风尚,以点带面地引领全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