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包括天津、重庆、石家庄、西安在内的42个地区(城市)入围,一时间三网融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2010年初,国务院决定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开始,广电系与电信系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一直不断。在2010年年中,确立了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地区)后,在各地方政府的协调下,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试点模式。然而除去政策层面的影响,广电系与电信系在各自的基础网络领域也在暗中较劲,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有线宽带的进一步提速。
以中国电信主推的“宽带中国”战略为首,电信运营商在过去两年中大幅提升宽带接入速率,实施宽带免费升级,光纤到户成为主流接入方式,为IPTV等大宽带业务的传输承载做好充分准备,在全面竞争之前提升自身的宽带竞争力;与此同时,广电亦在积极推广其NGB发展计划,全面启动“一省一网”整改工作,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有线电视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5700万户。然而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广电系备受争议,其网络改造进程也受到业界关注。
改造方案有待统一
广电双向化改造主要基于其同轴电缆来实现,而整个改造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当属宽带接入方式如何选择。目前有线运营商网络改造技术以CMTS和EPON+EoC为主,同时随着技术的演进,EoC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如IEEE刚刚确立的EPOC技术,被视为下一代接入网络的主流选择。而新兴技术C-DOCSIS、同轴专用接入解决方案EPONoC技术亦开始兴起。
在技术选择多样化的同时,广电系统的供货商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三网融合提出以后,在试点城市或非试点城市都在进行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由于各地方广电大都独立运营,设备采购亦由当地广电自主选择,诸多中小型企业涌入供货商阵营。一位EoC设备供货商专家透露,由于国内EoC产品的标准尚未得到规范,很多中小型企业的EoC设备质量不过关,对于广电网络建设埋下了较大隐患。技术选择的多样化、采购设备质量不达标使广电的网络改造难上加难。
从整个产业层面来看,中国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标准繁多,尤其是EoC技术,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标准,厂商、投资商、还有一些运营商不敢盲目地大规模投入,导致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规模仍然有限。
其实单就技术选择来看,广电系的双向化改造相比电信系的FTTH建设有一定技术优势。一位广电专家表示,如今整个产业链都在推动EPOC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整体成本和应用范围上相比FTTH有较大优势。FTTH的主要投资成本在于ODN网络的建设,而EPOC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部分ODN投资,还可以节省ODN部署时间,同时广电无需将光纤拉到用户家即可实现FTTH。IEEE的标准化也将给EPOC带来更好的市场前景。
另一位广电专家也指出,2012年是将是三网融合的关键年,EoC作为宽带接入的一种方式,也将迎来发展的关键年,在这一年EoC的厂商将被洗牌,一批早期的EoC公司会倒下。
业务缺失是通病
格兰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份,我国有线电视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5700万户,实装用户超过1180万户。虽然部分城市完成了双向网络改造,但整体来看,广电总局2010年提出的“2011年底,大中城市城区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其它城市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目标仍然相差甚远。同时虽然双向网络规模在不断扩大化,然而实装用户数并不乐观,网络资源闲置严重。
与电信运营商类似,广电在发展双向网络用户的过程中也频遭尴尬局面。如今中国电信在大力推广其“薄覆盖”的覆盖模式,以最大化扩大覆盖用户数,然而实装数仍有待提升;而广电方面亦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用户感知,其在2012年1月推出的禁止各电视台在电视剧播放过程中插播广告,广受消费者欢迎,但如何提升双向化业务的渗透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业务缺失导致了双向网络的推进速度一直无法取得质的突破。据了解,目前广电运营商所提供的双向化业务模式存在较大缺陷,用户体验不能得到保证,与免费的互联网业务相比更有较大差距,导致业务渗透率一直不高。业内专家指出,如今在电视终端方面,已经有较大突破,个性化的智能电视逐渐兴起,通过内容上的个性化,有望破解目前双向互动电视业务困局。
Link:
EPON+EoC将是双向网改主流
格兰研究《中国数字电视运营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有线运营商网络改造技术以CMTS和EPON+EoC为主。随着EPON+EoC技术的逐渐完善,设备成本逐渐下降,目前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选用EPON+EoC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双向网改资金投入,减少部分资金压力。从目前形势来看,“EPON+EoC”将是今后有线运营商双向网络改造的主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