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5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9·11”事件幕后总策划人、“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消息一出,震动世界。行动的严密策划和过程的惊心动魄引起人们热议。时值拉登被击毙一年,百视通 IPTV 亦将于纪实频道推出纪录片《本·拉登之死》,向观众介绍曾震动世界的恐怖组织头脑被击毙的全过程。
看点一:如何找到本·拉登?
作为“世界头号通缉犯”,拉登一直行踪难断,这也是美国反恐中的最大难题。本片详述了美国政府如何在多年前便开始部署,运用多个情报分析机构进行严密的数学分析、搜寻、整理、询问、信息整合等方式,从锁定拉登关系最紧密的通讯员阿布·艾哈迈德·科威特(真名为谢赫·阿布·艾哈迈德)开始,顺藤摸瓜找到拉登藏身地。值得观众惊叹的是,直到拉登尸体经专家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及 DNA 检测获得 99.9% 吻合的信息后,才敢确认被击毙者确是拉登本人。那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各方人员又是如何在事先不能完全确认目标的压力中下令展开行动?本片都将一一为你展开。
看点二:生擒还是格杀勿论?
据当时不少西方媒体在事后对现场进行调查称,美军行动中击毙的其他四名男子中只有一名身带武器,这点不由使得许多人质疑当时的情况是否一定要将拉登击毙。而本片通过生动的动画镜头重现当时夜袭拉登藏身所的过程,让观众如临其境、步步紧随,根据现场真实情况判断究竟是否需要击毙;并通过对反恐专家迈克尔·希恩、丹·古尔等人的访谈,阐述美军将拉登击毙、并随后将其葬身北部阿拉伯海域的情由。击毙拉登是否大势所趋?这对整个反恐格局有何深远影响?片中都有进一步解读。
看点三:拉登死后反恐如何发展?
时隔一年,世界各国的反恐情势与拉登被击毙前已有不同。“ 在接下来的几月或几年内,本次行动带给“基地”组织及其联盟,乃至反恐战争的影响,都比击毙拉登本身要深刻的多。 ”前美国中情局指挥部主任何以做如此定论?根据本片的叙述,行动后在拉登居所获得了大量情报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美军及时发现了“基地”组织蓄意破坏美国铁路系统的又一桩恐怖袭击的阴谋,更掌握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阿蒂亚赫·阿卜杜·阿尔-拉赫曼的动态。三个月后拉赫曼被打死,“基地”组织及“后拉登时代”的世界反恐情势将如何发展?本片将有深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