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幕后左右中国3G牌照发放

2007-06-13 10:10:56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史炜热度:

  中国3G牌照在经历了一拖再拖的疲惫等待后,已经丧失了发展3G的最佳时期!这一尴尬局面是谁造成的?信产部本应是3G的主管部门,为什么在TD-SCDMA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而国资管理部门为何在3G问题上越权负责……在调查过程中,谁又希望专家们不说真话?中国3G怎么了?到底是谁在幕后左右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中国3G的政策?也许,中国3G产业的发展,不论是3G的发牌,还是电信运营商的重组,以及TD-SCDMA的产业化推进,都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电信产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单纯的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否则,将会把我们的判断带到一个狭窄的死胡同中。国内著名电信专家,在通信业内有着第一博客美誉的史炜在接受《IT时代周刊》的邀请后,经过半年时间的思考和调研,将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层层内幕逐一揭开,力图给业界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中国3G。

  第一章 中国为什么会对3G特别重视

  一个本不该引发争议的3G问题,却搞得业内沸沸扬扬!但进入2007年以来,国内的电信专家、学者却好像商量好一样,在各种场合均闭口不再谈3G和电信重组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怪异的现象?

  如果说专家们怕谈3G,肯定是错误的理解,因为在一系列的会议上,关于3G问题,关于TD-SCDMA的发展,专家们讨论得很热烈,甚至在多次内部会议上,参会专家都想上书给国家领导人,表达对中国3G的看法。

  中国为什么会对3G给予特别的重视,特别是为什么要力推中国3G标准TD-SCDMA呢?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虽然存在技术问题,市场需求问题,投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核心点。对待3G和TD-SCDMA,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话语权”。

  支持TD只为谋求在国际电信业的话语权

  TD-SCDMA能成为3G的国际标准,是中国在高技术产业获得的为数极少的话语权,仅此一点,所谓的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谁来运营TD-SCDMA等,都成为非决定性的问题。

  对竭力支持TD-SCDMA的人来讲,如果简单地强调TD-SCDMA的自主知识产权,就会陷入“不开放”和“拒绝先进”的围攻中。在多次关于TD-SCDMA的座谈会中,一大批年迈的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拍着桌子指责那些推崇WCDMA和CDMA2000的人是卖国贼,指责现在的一些局长、部长们是新的洋买办,在他们的心中,TD-SCDMA是他们几十年所执着的信念,是无任何瑕疵的光环。

  这样的情景我亲历过多次。2006年,在一次由某部委组织的研讨会上,近20位中科院院士和学部委员参加了会议。他们的年龄大都超过70岁,最大的已经近90高龄。会议从下午2点开始,在部领导、在职专家以及电信公司的领导发言完毕后,已经是接近吃晚饭的时间了。这时,主持人才客气地问在座的院士们是否有新的想法或建议。我本以为这些老科学家已经因为“坐冷板凳”而无心讲话了,但令人震撼的是,他们不仅争着发言,而且一个比一个充满激情,试图让每一个在座的人从现在“买技术”的现象中清醒过来,让每一个人都明白,中国电信的强盛,只有靠TD-SCDMA。这样的气氛一时间感染了所有的人。院士们的发言使研讨会延迟了2个多小时才结束。但会后,一些在位的学者和官员私语道:“老先生的爱国精神可敬,但时代已经变了,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形态也都已经改变了……”

  事实上,那些仅用信念维护TD-SCDMA的院士们是改革开放中英雄主义精神与自我禁锢的组合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搞清楚中国发展TD-SCDMA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同样,反对上TD-SCDMA,贬低TD-SCDMA价值的人也陷入了狭隘的技术主义和短视的金钱主义之中。

  客观地说,即便到此时此刻,TD-SCDMA在技术和应用上仍存在许多不成熟的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想,简单地拿TD-SCDMA与另外两个国际3G标准作比较,是极端狭隘的思维方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差异化业务是3G成败的关键

面对应用成熟、规模庞大的2G,3G如何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截至今年9月,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6亿,比上一年增加了近4.8亿。截至今年9月,我国移动用户数量达到4.43亿。这也验证了“移动化是通信发展趋势”的预言。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已有用户还是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虽然有所上升,但仍远远小于2G用户的比例。按道理,世界各国无论从3G牌照数量、网络数量和覆盖率,都已经为大规模发展用户做好了准备,但是为什么收效不明显呢?日前,在北京举行的“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上,与会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一致认为,在话音业务发展十

3G牌照猜想:一个多方参与的超级博弈

在中国,没有一种牌照的发放像3G牌照一样,引起如此之高的社会关注。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群体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早已完成了3G牌照的发放,有些甚至已经开始了商业化运营,而中国3G牌照的发放仍然是千呼万唤难出来,既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也没有将发牌规则公示天下。3G牌照发放就像一个多方参与的超级博弈,这一博弈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基本问题进行:一是发放牌照的时机。这是博弈各方最为关心,同时也是一个引发一波又一波讨论热潮的话题。如果不能确定发放牌照的时间表,则后面的问题就无从谈起。二是发放牌照的数量。从技术角度讲,3G的发牌数量必然受到频谱资源稀

牌照发放倒计时 谁将从3G受益?

在被推延了至少两年之后,中国3G(第三代移动电话服务)的曙光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周后就将真正来临。关于中国3G牌照发放的声音再一次风生水起。3G牌照最晚明年上半年发出11月21日,记者电话就3G发牌的问题连线接近信息产业部的业内人士,他表示,中国极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发出第一张3G牌照或者同时两张以上3G牌照,如果不出大意外的话,其中将包括TD-SCDMA牌照,而且中国移动很难摆脱TD-SCDMA牌照。此前,有媒体转述称,大唐集团副总裁唐如安表示,若满足奥运会的要求,需要提前18个月确定技术体系,所以TD-SCDMA牌照将在明年2月左右发放,并成为国内首张3G牌照。但接近信息产业部的业内人士却提出

牌照期限逼近 单纯的3G终于站在了起跑线上

曾经背负了电信重组、民族标准等多重责任的3G牌照在期限一天天逼近时,已变得单纯了许多,3G起跑的时刻真正来到了。11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在2007年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态,主管部门一定会按照承诺,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提供成熟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这也被业界许多分析人士看作是中国3G牌照临近的一个重要标志。过去的两年时间当中,2008年是中国3G牌照所唯一能够找到的时间表。2004年7月,在中国移动正式签约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时候,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率先表示,会在2008年用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奥运会。2005年5月的财富论坛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亦做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