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未来,未来电视的技术因素分析

2015-05-19 09:06:15来源:视听变革 热度:
本文在分析客厅革命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未来电视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跨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最后归纳出上述因素影响下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
 
一、客厅的革命
 
上世纪末产生的PC互联网,影响的主要是书房;而发端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移动革命和客厅的革命。
 
客厅革命,就是互联网对传统电视生态的颠覆。传统电视的生态链是由内容生产商、播出机构电视台、传输渠道有线网络和广告公司构成的封闭产业链,而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这个生态链,主要表现在重构了产业链,新的参与者进入,以及延伸出新的商业模式。
 
客厅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跨界融合”。这种跨界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参与者的融合:原有的封闭产业链被打破,通信、电视机制造,终端生产商、视频网站纷纷进入电视行业。尽管广电总局通过牌照进行管理,但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
 
客厅革命发端于传输渠道的多元化,也就是视频的“泛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IPTV的普及。以上海百视通为代表的广电运营商推出的IPTV首先对有线网的客厅垄断地位构成了挑战。IPTV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上海百视通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并成为全国性的广电新媒体公司;与此同时,IPTV使得地方广电集团和总台被迫在传输渠道方面进行左右手互搏,形成了传输渠道的“竞合”格局。
 
第二个阶段是OTTTV的出现:互联网电视对电视分发渠道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管道化,即OTT。什么是OTT?OTT(Over-The-Top)一词来源于篮球运动的“过顶传球”,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OTTTV,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并覆盖各种终端的视频服务,即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等多终端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OTTTV初期的终端主要是PC,面向PC用户的视频网站应该算是早期的OTTTV形态;随着多屏技术的发展,OTT终端已经扩展到电视机(包括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电脑、PAD、智能手机等。从互联网的特性来说,IPTV具有过渡性质,而互联网电视OTTTV必将取代IPTV。OTTTV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电视传输渠道的垄断性,使得电视行业开始从封闭的花园走向互联网的蓝海。伴随着OTT的一路高歌,客厅革命真正到来了。
 
对于传统广电机构来说,客厅的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方面,客厅的革命使得这个行业开始从封闭的夕阳产业开始朝阳化。具有互联网特征的OTT,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模式,使得传统广电机构有可能成功转型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全国性新媒体公司。典型的如上海SMG、杭州华数、湖南广电的芒果TV都有可能胜出。
 
但对于大多数广电机构来说,可能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首先是各地有线运营商被管道化后面临的业务转型;此外在内容生产方面,开始面临视频网站等新进入者的竞争;在商业模式方面,传统的4A公司、数据公司和电视台的铁三角关系将被打破,电视台广告很难持续增长;在终端和用户方面,“观众”开始成为“用户”。OTT盒子的大量出现,开始抢夺传统观众。传统电视一旦丧失用户和终端,将失去对电视产业链下游的控制,将彻底沦为内容生产商。
 
二、影响未来电视的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所依赖的技术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从云、管、端的角度,即内容生产和存储的云化、传输渠道的互联网化、终端的智能化和多屏化。
 
(一)移动互联网
 
2007年,iPhone以“重新发明手机”的姿态揭开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的序幕,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eMarketer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19亿人,将占所有网民的73%,并且在未来几年中,移动网民的增速仍会领跑整体网民增速。中国有超过4.64亿移动网民,移动网民规模和渗透率,都居全球首位。手机已经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互联网接入设备。
 
移动互联网正从PC互联网的延伸逐渐转变为全新的互联网形态,颠覆着传统互联网模式。《连线》杂志创始人、《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在不久前指出,从现在到未来十年将不再在使用“移动化”这个词,将终结这个词,因为它将变成“我们呼吸的空气,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未来十年所有东西都是移动的,而现在的移动化还是慢版的。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社会化趋势则颠覆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互方式,变革了信息的传递模式,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在加速,互联网正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
 
(二)跨屏(Multi-screen)
 
随着移动终端智能化以及4G网络的发展,为下一阶段移动应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未来应用都将走入多终端跨屏时代,一款应用同步发行在多个终端平台,并且数据互通,会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加流畅。
 
“跨屏”,也就是“多屏”(multi-screen),始于与视频网站的“网台互动”,这种合作竞争关系已经蔓延到了手机、平板、PC之外的“第四屏”电视屏。我们已经进入多屏(Multi-screen)时代。目前主要的四个屏幕是电视屏、PC屏、手机屏和平板屏,平板屏是个人电脑的产物,也是手机的产物。“跨屏联动”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和体制层面;从移动互联网领域和“跨屏战略”切入,将是网络融合非常不错的契机。
 
(三)大数据
 
从2013年开始,“大数据”一词越来越热。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被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AndreasWeigend称作是“新的石油”。大数据将对包括电视在内的大视频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包括行业生态、内容生产方式、内容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商业模式等。
 
在上游的内容生产领域,内容生产的模式由传统的B2C模式转变成C2B模式,我们通过了解用户的喜好、兴趣点以及用户行为来定制内容,真正做到用户想看什么,就提供什么。这也就解释了国内外的视频网站纷纷进入内容原创领域的原因。《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量的数据能够让传统行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内容生产领域,国外最早采用大数据制作的儿童节目是《芝麻街》和《天线宝宝》。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美国奈飞公司的《纸牌屋》。在国内,乐视公司成立了乐视影业,盛大文学也成立编剧公司,依托“大数据”创作电视剧本。C2B: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产品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消费者挑剔的眼光与需求,对于标准产品的C2B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与趋势。
 
在下游的收视评估环节,由于视频运营商掌握了海量和精确的用户和收视数据,原本就充满争议的样本抽样模式开始过时。广告主们虽然坚信尼尔森和索福瑞们的真实性,但也开始逐步采纳运营商的精确数据。尼尔森和索福瑞的抽样数据市场将逐步萎缩,数据市场将从抽样模式进入到精确模式。
 
在下游的另外一个领域是与收视数据紧密相关的广告市场。传统电视是免费商业模式的开创者,即向观众提供免费的节目,然后用观众的注意力换取广告主投放,并获取广告收入,在这个过程中,收视率成为各方通用的交换货币。但大数据的应用将彻底改变这种商业模式,传统的收视率受到质疑,广告商、电视台和数据商多年形成的铁三角关系也将被打破。
 
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注定成为包括电视台在内的视频运营商的杀手级应用,谁真正获得大数据的基础数据和商业开发能力,谁就会在下一轮发展中占据高位。对于电视台来说,建立并提高数据部门的战略地位,从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运营电视,是应对竞争的不二选择。
 
(四)云计算
 
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电带来的工业革命。100年前最重要的变化,是电变成一个通用的公共事业,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云计算,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接上互联网,就有计算能力的提供。你要多少用多少,用多少记多少,这就是云计算。云计算开始像电和石油一样,成为这个社会的基础服务设施。
 
在传媒领域,云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动漫制作。2014年春节期间的3D动画大片《熊出没》出自深圳华强集团,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无外乎大量的动画制作人员和重装备投入。动画靠的是创意,但更依赖设备的投入和资本投入。越大的企业越有这个优势,小的创业团队根本没有办法把创意变成一个相对高质量的产品。未来,以技术为先导,践行“文化+科技”的理念,有望成为动漫影视行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
 
(五)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使人们摆脱了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信息的无缝链接,而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信息、人、物的连接,特别是车载智能平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乃至GoogleGlass这样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都有可能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而基于多元平台的物联网应用将成为推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物联网使得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融合,所有物品都变得智能。当所有东西开始联网时,原本的价值创造体系将遭受冲击。
 
物联网使得视频的泛在化进一步加剧,视频变得无处不在。电视台作为视频的提供商,将拥有更多的传播渠道和终端。与此同时,电视也面临着大视频生态的变革。
 
三、未来的电视
 
在移动互联时代,尽管以湖南、江苏为代表的上星卫视娱乐节目一片繁荣,但电视行业普遍弥漫着一种悲观的论调,即电视即将消亡。这个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电视的开机率最近几年开始大幅度下降。目前年轻用户离电视越来越远,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电视的用户体验不足、电视内容可选择性不够、被动地接受节目、操作的便捷性和人机交互不够。未来电视还会存在吗?
 
其实开机率只是代表了直播电视的市场走势,对整个电视行业来说,电视屏不会消亡,给电视提供内容或者提供连续视频画面的机构也不会消亡。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电视机这块屏幕应该还会在客厅长期存在,电视台这个内容提供和播出机构也会存在,当然会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但是直播电视这种形态未来能否继续占据主流,尚待观察。
 
电视首先是家庭的象征,电视强调三个“在”,即在场、在线、在播,这是其他媒体形态所无法替代的,如“在场传播”营造出一种时空同步的物理场,让受众在丰富的信息场中获得身置其中的心理感受。
 
其次,电视节目或者说是视频的消费量也会持续增加。由于受到网络视频的冲击,电视机的开机率在下降,收视率也在下降。但目前这个数据测算的是基于用户样本的直播电视的数据,对于点播、IPTV和互联网电视是无法测量的。实际上,随着视频的“泛在”和屏幕的增多,视频的消费量在迅速增加,视频的市场也在扩大。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也在加速到来。众所周知,中国电视机前的用户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对传统电视来说,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此外,电视作为大众媒介,还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和政治属性,所以它的生命周期还不完全与市场化媒介等同。
 
未来5至10年后的电视,大概有如下几种特征:
 
首先在产品和服务形式上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视频直播形态,还包括点播、互动、社交、游戏、电子商务、上网等多种功能,实现多屏联动和多渠道分发。
 
显示技术的变化。随着OLED技术逐渐成熟,尺寸越来越大,未来电视可以卷起来;投影技术也在发展,随着投影的普及,现在投影的光源做得能够满足高清、超高清的需求,以后可能用小设备投影,墙面将是显示屏。
 
人机交互技术的突破和用户体验的改善,这也是未来电视的关键。未来电视将从以设备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苹果iPad的成功关键在于拥有好的用户体验,基本没有学习成本,老人和小孩上手即用。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摄像头、体感等多种形式。
 
多屏互动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应用场景将是客厅电视和移动终端融合的模式,实现多屏的无缝转换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将成为整个移动网络经济和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与电视终端的智能化,将会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互动融合。
 
用户的中心有可能会转移到智能手机。未来所有的用户体验都是从手机出发,电视则成为更好的视频显示终端。用户体验、私密性和伴随型是其重要的原因,如手机、iPad等用户体验感好的产品能够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移动终端将成为视频的入口,个性化、碎片化和移动化将带来视频产业的大发展。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打通OTT TV产业链,觅转型制胜良策

摘要:由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与思瑞达传媒联合举办的“2012字电视与智能终端技术发展论坛”将于2012年9月20日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产业链上下游重量级嘉宾,深入探讨OTTTV产业带给我们的商机与挑战,为珠三角地区广大消费电子系统厂商提供转型思路与取胜策略。在中国电视生态系统从广播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过渡的过程中,本土企业面临巨大机遇。市场研究机构DigitalTVResearch的报告指出,中国整个OTTTV产业收入也将会从2010年的5000万美金激增至2016年的13.8亿美金。与此同时,国内OTTTV产业也在逐渐成形,包括内容供应商、牌照商、网络传输商、运营商、

OTT TV是挑战?还是机遇?

聚焦全球电视变革——亚太OTT TV峰会首日在嘉宾激昂的演讲与热烈的讨论中完美收官,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峰会的专题报道……据DVBCN记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