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打造地面数字电视全业务平台

2007-08-06 09:34:44来源:新民晚报 热度:
高新技术出发,以高端需求为起点,还是走“亲民”路线,这是一道摆在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面前的选择题。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播标准本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标准起草主要单位之一、上海交大数字电视团队打造的“神州家家通”地面数字电视全业务平台,给出了回答: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先亲民后高端。
改进了单载波技术

促成无线数字电视信号走进农村的,是数字电视国标中的单载波技术,由交大技术团队负责研发。单载波在大面积固定覆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却不支持高速移动接收,也不能单频组网。交大团队攻克了这个难题,基于单载波的ADTB-T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不仅“继承”了覆盖面广的“天赋”,而且具有“移动办公”和“单兵作战”能力。在磁浮列车上,在出租车上,甚至在神舟六号返回舱的搜救直升机上,ADTB-T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信号传输与接
收。

技术调试车全国跑

中国地面数字点数传输标准出台后,一些风险投资商上门游说:从车载移动电视做起吧,赚头好。但一份统计数据揪住了研发人员的心:三分之二的中国家庭只能通过传统无线方式收看五六套节目,且收视效果差。这三分之二的家庭主要分布在未铺设有线电视线缆的城郊和广大农村地区。

经过反复争论,交大团队的最终选择是:先让更多人看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再去发展高端用户。在一个8兆赫的电视频道内可传送10套标清电视节目,开通多个频道便可实现几十套节目的传送。还是那台老电视机,加装一台机顶盒,每月交付6-10元,就能看上清晰又丰富的电视节目,投入和维护成本分别只是有线电视网的30%和20%。

2005年,经本报一封读者来信“撮合”,无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试验工程在崇明开通,1年多以后通过专家验收。很快在湖南株洲再传捷报。今年2月,“神州家家通”平台入驻安徽凤阳。5月,河南安阳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启动。目前,“神州家家通”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落户,技术调试车全国各地跑。

国产化让价格实惠

中国第一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标的地面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今年3月问世,体积跟邮票差不多,至今已接到10万枚芯片订单。机顶盒的价格也已从最初的2000元降至300元。

目前,数字电视技术和产品准备都已就绪,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产业化推进联盟也在组建中。技术人员透露,随着系统优化,未来的数字电视解调芯片还可以拥有USB接口,由机顶盒变成“电视棒”——在电脑上一插,就等于拥有了一台标清数字电视。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上海交大郑世宝教授在做报告

上海交大郑世宝教授在做报告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上海交大的郑世宝教授给我们介绍通用智能卡分离技术及产业化。郑世宝:大家中午好!我从三个方面讲一下工作:首先,机卡分离的重要性,前面几位专家都已经同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机卡分离的重要性做了一个回答。我这里有一个片子简单回顾的我们国家数字电视比较的一个历程,从大的历程来看,1995年我们国家启动的数字电视的项目,我们在1998年有中国第一套也是国际上第四套高清电视地面广播系统研制成功,1999年50周年天安门庆典的现场实况转播试验。2000年以来,中国设立的数字鼎视研发及产业化专项;2001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全

地面数字电视设1年过渡期 交大披露市场战略

数字电视地面标准发布日益临近,它将对目前中国数字电视格局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标准的产业化问题成为业内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数字电视地面标准实施设一年过渡期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标准近期将发布,标准发布后还设立了一年的过渡期,一年之后将在全国强制实行,原来各地采用的欧洲DVB-T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在标准发布之后将逐步退出我国市场。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是对清华多载波和交大单载波两种方案加以融合完善后的一套标准,各地可自行选择采用这两种方案其中之一。融合方案提供方之一上海交大旗下的上海高清公司向新浪科技表示,公司已为后标准阶段市场应用和产业推广做好了产业化准备工作。上海高清已经推出了两代三批ADTB-T地面

上海交大产业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

上海交大在2003年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重视产业化问题,只是集中精力做算法研究。只有上海2000辆出租车和山东威海的500辆公交车试点,到2003年上半年,芯片还没有量产,一块芯片价格要100多美元。清华的“全国一片红”地图对上海交大刺激非常大。到2004年初,上海交大定位做核心技术开发,载体是芯片,必须事先量产,否则赚不了钱,所以必须要选择产业化路径。这几年完成了从FPGA硬件平台到自主专用芯片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商业运营的示范平台。

数字地面传输标准有隐情 交大方案事实夭折

数字地面传输标准终于出台,两个标准最后共存让业界议论不绝于耳。知情者透露,实情并不像外界想象中那样距离8月30日数字地面传输标准公布已经一个月,这场历经10年的恩怨纠缠和争斗,终以清华、上海交大携手出线而暂告一段落。将多载波、单载波两类不同技术方向的方案写入国家标准,创造了世界地面传输史的先例,但一个月来业界争议不断,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皆大欢喜的做法多少出于平衡利益的目的。“目前的融合标准是两大标准的叠加与广科院移动纠错码的结合,这不仅没有带来技术的创新,还带来了技术处理的复杂度。”9月27日,一位从事载波技术研究的人员这样告诉《IT时代周刊》。由于标准出台,允许地方广电局酌情选择多载波或单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