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 供应商重庆暗战

2010-04-06 09:08:00来源:重庆商报  热度:

内容摘要: 郭锐表示,重庆有线通过与众多内容提供商商谈,为市民提供打包的套餐服务,二十几个频道一年才300元,而最初一个付费频道一年就要300元。“我们希望借着三网融合的概念,降低老百姓接受高清服务的门槛,把规模做起来。


重庆市有望成为全国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国内外多家内容提供商、机顶盒设备商将目光锁定重庆,欲从中分一杯羹。记者昨日获悉,短短半年间,重庆有线的付费内容提供商从三家增至十几家,重庆有线可提供的高清内容也增长5~10倍。此外,还有不少内容提供商正在积极与重庆有线洽谈合作。

影视节目半年增3倍

  昨日,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锐介绍,重庆有线网络最初只能提供全国各卫视台节目,有了付费频道后,市民可看到中数传媒、上海文广和华城电影电视三家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付费内容。

  “三网融合概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商找到我们合作,目前市民可看到北京天天放松、深圳天华等十来家的节目,比半年前增长了三倍。”郭锐称,近期还有几家内容提供商在与他们谈合作。同时,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以华城电影电视数字节目公司为例,提供的片源从每周1部提高到每天2部。“让市民可看的高清内容增长5~10倍。”郭锐说。

  电信设备商转做机顶盒

  除了内容提供商,机顶盒提供商也纷纷加大与重庆有线的合作。郭锐介绍,目前与重庆有线合作的,既有创维、长虹等传统的家电厂商,也有九洲、同洲等专注机顶盒生产的设备商,思科、摩托罗拉、华为等传统电信运营商合作伙伴,也加入进来。

  “以前是观望,现在能够实实在在拿出产品来。”郭锐表示,在本月8日的高交会上,将有很多机顶盒产品展示。“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直接在卖场挑选、购买功能多样的机顶盒,不需要从重庆有线订制。”

  重庆电信要推高清节目

  对于即将试点的三网融合,电信运营商又做好哪些准备呢?据悉,重庆电信与重庆联通已在市场上推出可收看电视剧和电影的宽带电视ITV业务和高清播放机看电影业务。例如,电信ITV,可借助机顶盒收看几十套电视节目,并具备暂停、回放、快进快退等时移功能。目前ITV终端厂家有中兴、华为、长虹和三零凯天,重庆电信下一步计划推出高清节目。重庆移动也表示,在技术、业务、网络支撑等各方面早做好了准备,只等相关实施细则出台。

  影响

  看20多频道一年只需300元

  近日,重庆有线联合内容商、设备供应商,推出家庭普及计划:原来2000多元的机顶盒,只售500元。郭锐表示,重庆有线通过与众多内容提供商商谈,为市民提供打包的套餐服务,二十几个频道一年才300元,而最初一个付费频道一年就要300元。

  “我们希望借着三网融合的概念,降低老百姓接受高清服务的门槛,把规模做起来。”

  这场各运营商、提供商追逐的三网融合盛宴,能给市民带来哪些便利?郭锐称,重庆有线日前已开发出三网融合的新型手持终端-“遥控板电话”。借助蓝牙与有线电视机顶盒相连,能通过电视遥控板直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只要条件许可,有线即可向传统电信业务渗透。”郭锐称。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周师亮:机顶盒机卡分离的发展趋势(下)

机顶盒采用软件技术实现数字电视即时CA解密(由于没有计算机的支持帮助)必须解决两个关键点:一是提高对信号处理的运算效率来达到和电视广播同步运行的匹配。其次为了保证CA不被破密的安全性,不能用降低CA抗破密的强度来凑合存储空间限制和运算效率,还不能提升机顶盒的成本(只能降低)。此外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FTTH进一步的成熟普及和大容量存储器件的不断开发成功,它还可以起到家庭网关的作用(这方面的论述从略)。

周师亮:机顶盒机卡分离的发展趋势(上)

一机顶盒从世界范围内广播电视发展方向看,模拟电视被数字电视取代是无庸置疑的,取代的时间和方法则随各国的国情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经济实力有多雄厚,那国也不会于朝夕之间将所有模拟接收电视机都打入冷宫而以数字接收电视机来取代之,于是数/模转换机顶盒就应运而生。我国已经拥有三亿多台模拟接收电视机,当前我国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关键条件

国内主要卫星电视机顶盒厂商目录

1、同洲电子2、长虹3、深圳九洲信息4、福建神州电子5、高斯贝尔6、江苏银河电子7、深圳迈威8、深圳创维9、深圳成功10、福州卓异11、大亚科技12、江苏银河13.其它

06年前瞻:手机电视与IP机顶盒等备受关注

考虑到能源成本高涨与房地产泡沬化等因素,一些华尔街的分析师相当担忧2006年的美国经济。但投资银行JefferiesBroadview的技术管理总监DavidCreamer指出,半导体也许会成为新焦点。Creamer表示,随着半导体业界一些合并或并购案、首次公开发行(IPO),加上部份跨领域大型企业积极寻求成功的新兴科技以使其技术更加完整,2006年对半导体产业来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