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的“无奈”成就别人的“美梦”

2011-03-11 18:01: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海生热度:

刚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结束的CES2011展会,是个眼花缭乱的大秀场,事实上一场风生水起的战争在悄然打响。2月8-10日在迪拜举行的Cabsat2011(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广播电视与卫星电视展览会)国内广电企业更给力,据DVBCN最新统计大概超过60家企业参加Cabsat2011,其实早在Cabsat2004年中东迪拜之行,就有同洲、创维、成功、高斯贝尔、四川视频、珠海中大、深圳迈威、江苏银河等30多家国内广电企业参展。每一年的展会都像一个风向标,预示着这一年来甚至是未来几年这个行业在国际上的走向,也说明国内广电企业的产品趋向国际化。一年一度的CCBN在3月23日就要开幕了,他是中国广电的一个风向标,虽未展出,但笔者事先预判他们的风向会惊奇的一致,一个是全球顶尖的消费电子盛会(CES2011),一个是世界贸易中心最大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广播电视与卫星电视展览会(Cabsat2011),一个是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会(CCBN2011),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广电的“无奈”成就了别人的“美梦”。

一、起事

广播电视在模拟时代,消费类电子也称家用电器与广播电视是不搭界(不受制约和约束)的,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无关,他只和用户使用有关,故称家用电器或消费类电子产品。所以在二十世纪,历年广电的所有展会上均无家用电器产品展示(不是一个行业,广电的网络建设无须家用电器参合)。但是在2003年数字电视元年开始,机顶盒这样的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堂而皇之步入了广电的展场,受到广电系的追捧和採购,再也不是百姓们的消费品了。逐步的数字一体机、高清机顶盒、高清电视机、IP机顶盒、网络电视机、Google TV、AppleTV、智能电视机、3D电视机、平板电脑等一一登场亮相,广电的设备产品展示确让CES扯足了眼球,广电的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展品还不到三分之一,竞被TCL、长虹、康佳、创维、海尔、海信、 三星、LG、东芝、NEC、富士通、松下、夏普、联想、华硕、宏碁、戴尔、RIM、摩托罗拉、惠普等国内外消费电子制造大鳄統領。在这繁荣、热闹,目不暇接的背后却显现了广电行业的无能、尴尬和无可奈何,心不干情不愿的让別人牵着鼻子走。笔者的这一看法,己闷胸多时,只有吐出为快。但可能会因此得罪一些人,笔者在这里先行告罪,不过客观事实就是如此,事实总是胜于雄辩。就让笔者从广电系的数字电视元年说起。

二、无奈

广电系隶属国家上层建筑,国家意识形态和信息安全的推动者和维护者,这是政治的需要,国家需要一个宣传喉舌的舞台,舆论的阵地,信息交流的场所。为此必须保障舆论引导绝对正确、播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文化安全,从决策人员的专业上看,基本上都是学政治哲学的,宣传的、播出的,理科多于工科专业。因此得出结论是人生苦短,只区区几十年,在渗透到广电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根深蒂固的广电传统文化框架下,人们很难看到几十年,上百年之久,甚至几年也不看了,走一步算一步,这就造成了政策上和执行上的无奈,心浮气燥,急功近利,只重眼前,相信的是国家出面,相信的是政府“运动”,红头文件就可以搞定一切。于是成就了今日广电系之乱象与混沌,对别人而言,就是有机可乘,成就了别人的“美梦”。

无奈之一:对数字电视的平移整体转换

广电总局极为重视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为此制定了数字电视进程时间表:2003年开播10套以上付费频道,发展100万数字机顶盒用户,作为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04年推出30套左右付费频道和多种增值业务,打出品牌,站稳市场,发展1000万数字机顶盒用户。2005年付费频道达到80套,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000万户。然而,2003年全国仅完成约10万户,距总局的要求和想象相去甚远,于是紧急在2004年3月正式推出“青岛摸式”进行数字平移整体转换,当年全国也仅完成约100万户,隨后出现了“佛山摸式”、“深圳摸式”、“杭州摸式”等,到2005年全国仅完成413万户。至今数字电视经历了艰难的“八年抗战”也仅有三分之一的用户,越向后推进难度越大,照此速度,想赶跑模拟,可能要再来个“八年抗战”再加三年的“解放战争”。


什么是数字平移整体转换?所谓整体平移,即采取分区分片整体转换的方式,以楼栋、院落、居民小区为单位,将模拟电视用户全部转换为数字电视用户,最终关断模拟电视信号。平移整体转换的实质就是:送盒子、关模拟、逼看数字、强行涨价。在这样政策引力下,各地纷纷跑马圈地急剧扩张,在急剧膨胀的过程中,找一个由头、发一份文件、让一家公司运作,根本来不及选择正确的方向,思考产品的持续发展技术,数字平移整体转换就这样强行进入了千家万户,至今也是如此。数字电视的推行,本是市场行为,机顶盒本应在市场商店销售,由用户去家电商场自行选购。但就是广电系自己的无可奈何,成就了这五花八门,互不通用,如此混乱的近8000万台机顶盒,套牢了运营商,成为广电系运营商心中永远的痛。

数字平移整体转换使广电系的运营商们无可奈何的“被接受”、“被推动”;广大的老百姓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被整转”、“被使用(机顶盒)”;设备制造商还是无可奈何的“被制造”、“被生产”。产业链的三方无可奈何的掉了链子。

用现在的目光再审视一下“平移整转”,后遗症的恶果步步显现。你转,或者不整转,高清就在那里,不移不动;你发,或者不发盒子,盒子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看,或者不看,广告就在那里,只增不减;你用,或者不用,漲价就在那里,不给不行;上我的网,或者,让三网融到我家里,默然,纠结,焦躁,憋屈,愤怒,无奈。

无奈之二:数字电视CA的无法给力

从有线电视出生以来对收视费的收取都是难题,是有线电视台最为头痛的大问题,一般有线电视台全年收费率较好的可达80%,多数是60-70%,最少仅有40%,国有资产收视费的流失让人触目惊心。那时广电总局也制定了有条件接收技术CA的标准:《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GY/T141—1999,当时也有用卡和不用卡两种;《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式》标准GY/T153—2000,但是用后“跑冒漏滴”依然如旧。从模转数一出台,广电系的就亢奋不已,一付热血沸腾要赚大钱的架式。“数字电视”宣传的简直神了,相当地万能,收费率不在话下,数字电视机顶盒必备,数字CA加扰加密0、1其实很简单,然后进行传输,到达用户家中后,又通过机顶盒解扰解密把0、1这些信号重新转变成模拟信号,还原无忧。在数字电视来临之时,广电总局参照国外CA技术于2001年制定了《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Z175—2001,注意这不是标准,是个规范,这是总局明智之举,不能冒然去制定标准,标准只能从实践中形成。同时深知广电的有线是一个点对面的单向广播式的网络,条件接收技术的数字CA真还不知如何给力。

什么是机顶盒?通俗的讲就是放在电视机顶上的一个盒子。从有线电视角度讲,机顶盒的全称叫做"数字电视机顶盒"。它是一种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变换设备,它对经过数字化压缩的图像和声音信号进行解码还原,产生模拟信号,通过原模拟电视机的显示器和音响给观众提供“数字”电视节目。按理是完全可以直接用数字一体电视机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但是全国4亿多台的模拟电视机不可能立即成为历史,只能是过渡让其逐步自生自灭。有什么样的CA就有什么样与之对应的机顶盒,现有有卡CA对应的智能卡机顶盒,无卡CA对应的无卡机顶盒,还有由工信部制定的机卡分离标准(技术规范SJ/T 11336-2006和测试规范SJ/T 11337-2006)对应的是大卡套小卡的机顶盒。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有卡、无卡机顶盒都难以逃脱被破解、克隆、仿制、共享,遭受黑客攻击的命运以及用机顶盒漫游的方式去规避第一台的高额收视费。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的逻辑是:在广播环境下CA是有漏洞的,而且是没补救措施的,所以一旦被人利用漏洞,就等于全瘫痪,所以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个漏洞能被利用的时间和周期,因为这种依靠终端硬件作为安全保证的方式一旦被破,终端在用户手里,你就只能找警察”。这样广电运营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数字电视收视费就会流失,做不到像电信一样的“颗粒归仓”。笔者认为“机顶盒本无错,数字CA惹大祸”。

目前广电系成就了机顶盒特有的行业属性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制造商们还在苦苦挣扎。机顶盒不是卖给用户,而是卖给运营商,运营商再免费赠送给用户,如此绕弯的商业模式,让机顶盒制造商陷入既是薄利又无法多销,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制造商被逼另找出路,设计计划摆脱现有模式,重返家电卖场,于是,忽悠无卡CA、忽悠中间件、忽悠机顶盒嵌入类似PC机的“开放”软件,智能电视机等,他们创造出他们更多附加值,才能挣钱,自救,这不就成就了他人赚钱的“美梦”,然而,广电系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无奈。

无奈之三:舆论宣传的失策

为了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使用户尽快的接收这与时俱进的高科技,然而广电系不切实际言过其实的宣传,却适得其反。如:许多广电运营商是这样宣传有线数字电视的优势:1)电视节目容量巨大,可以同时传输500套节目。2)电视节目内容丰富,用户可欣赏到多套专业化、个性化数字电视节目。3)电视节目图像和声音质量大幅提高,达到DVD收看效果。4)用户彻底改变“被动”收看电视的现状,自主订购电视节目,变“被动”为“主动”。 5)便捷的节目指南:电子节目指南方便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频道。6)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受其他电器的干扰很小,因此画面稳定。7)扩展功能多:机顶盒除了一些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上网、点播、远程教育的推广普及、电子商务、互动游戏的应用,以及一系列以前只有在PC上才能实现的数据信息服务,如证券服务、多媒体电视杂志等交互式功能。有的宣传说拥有8大功能,即:1)娱乐功能;2)学习功能;3)炒股功能;4)音频广播功能;5)信息服务功能;6)交互功能:通过该功能,你可以实现视频点播、远程医疗、数据传送、图文广播等众多业务,满足您生活的各类所需。7)上网功能:不需要电话线,通过机顶盒就可以浏览In-ternet。8)远程教育功能。如此等等,基本上各地宣传口径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当用户拿到机顶盒后,发现自己上当了,所谈优势功能大都实现不了,唯一深刻的就是涨价。此时提醒了电信,电信乘虚而入,大肆攻击广电,这是虚假宣传,双向都未改造,根本不具有上网、点播、远程教育、电子商务、互动游戏、数据信息服务、证券服务、多媒体电视杂志等交互式功能。看我们电信的IPTV、网络电视完全有这样的优势和功能,广电在瞎忽悠,吹大牛。並拿出了实际的IP机顶盒现身说法,如此的对比,广电系已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了。舆论宣传的失策成就了电信在IPTV上的突飞猛进,同时让网络电视抬头看到了希望,开始蚕食广电的用户,又使电信的“美梦”成真。

无奈之四:中间件的取舍难定

什么是数字电视中间件?中间件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就数字电视中间件而言,一般是嵌入在机顶盒中的一个软件,这与前端密切相关,前端系统与机顶盒一致的数据格式或者说前端系统播发由机顶盒规定的数据格式,即播发协议必须协同一致。笔者认为,说的直白点就是一个类似CA的新的可互动的一个新软件而已。

这样的中间件对广电系有用吗?没用,一点用处都没有,广电不是老说向电信学习吗,但始终没听说电信在开发运用什么中间件,这又是为什么?一个CA已经让广电骑虎难下,机顶盒难以统一,再来个难以统一的中间件,这不是自找烦恼,自受累。一项技术实施必须一看需求,二看投入,三看产出,四看简易可行,方可实施。一些厂家为了自身利益的忽悠,老想在机顶盒上作文章,在DVBCN网上归纳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碰撞,一种观点认为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没有确定是导致目前机顶盒混乱主要原因。另一种观点恰好认为是中间件把数字电视带入了一个理想的世界,给增值业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广电运营商就是一头雾水,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成就了各厂家中间件、CA、浏览器、数据广播等铺天盖地的席卷广电系。

无奈之五:IPTV、网络电视、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的失控

通俗点来说,IPTV就是以电信系的宽带为传输通道,以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技术为一体,向用户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交互式服务的一种数字电视,有的又称网络电视。电信系为与广电系IPTV、网络电视进行区别,电信系称ITV。

由于舆论宣传的失策,成就了电信系的ITV,投入不多,现成的互联网只需给用户提供一台IP机顶盒,就能展开多种交互式服务看自己喜好的数字电视,转眼已成燎原之势。广电总局紧急向各省、自治区广电局下文(41号),将在全国范围内对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的,依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依法予以查处,限期停止违规开展的IP电视业务。IPTV和有线数字电视正处于市场竞争中,政策上的支持引发广电对IPTV的封杀,这一无奈之举,震动很大,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衰不是取决于市场,却取决于监管,值得产业各界深思。同时成就了进一步的扰民举动,过中利害关系,也应慎重对待啊。也成就了智能电视,他们要生存也得找出路,智能电视实际上是在高性能的芯片上,搭载了开放的系统,从网络电视升级而来,并且能加载无限量的应用,开始具备PC机的一些特性,平板电脑也就类似于智能电视的孪生兄弟,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是世界上电视机的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我国电视保有量大约4亿台,按照平均寿命十年计算,国内市场每年销量大约在4000万台。原模拟电视机已趋饱和,且利润极低,只有几个百分点。国家也好,家电产业也好,都力图通过模转数、三网融合的大变革,促进家电产业的更新换代,拉动新兴产业的大发展,提高产业的价值,家电厂商热情最为高涨,这与电视机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密不可分。但是数字电视整转一户一机,抑制了第二台电视的需求,无奈CA制约了数字一体机的上市,由此用户对电视机的更新换代意愿也不高,需求量一直低迷,这实际上对电视机消费是一种抑制,对扩大内需极为不利。当家电厂商为自身发展给力推进互联网电视时,而大量投入建设内容平台和分发系统,又在广电的监管政策下,无疑又泼了一桶凉水,这样的损失,家电厂家觉得难以承受,由此,最终构成了电子视像协会上书,上书言论之激烈,难得一见,反映出广电系和家电系的尖锐矛盾。在广电系如此封闭打压下,广电系的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发展不发展,行进的在沉缓,都有“金饭碗”可以要饭吃,但是家电系不行,在如此重压之下,必须寻求新的出路,由此成就了电视机制造业不甘心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现状,集体性的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发展智能电视、平板电脑之路,让用户可以用电视机干更多的事情。正如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为民指出,“智能电视的发展对彩电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智能电视的发展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智能化以后就可以实现各取所需。”

对于电信系而言,也成就了电信系三网融台的发展,以前电信还找不到使劲的地方,现在能通过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悄无声息的占领终端了。用户就会站在电信系的一边和广电系对着干,因为网络电视、智能电视、平板电脑会让电信系、家电系、老百姓们长舒一口积怨多年的怨气一吐为快,才不用你的烂盒子。总之是广电系的无奈成就了别人的好事。

无奈之六:互联网

开始,电信网属电信主管,广播网属广电主管,互联网的前身属计算机局域网通信无主管行业,逐步联网就形成了具有IP协议的互联网,这互联网无主管是绝对不行的,给广电行吗?显然不行,互联网属通信范畴。电信系当仁不让的至始至终就成了互联网的主管。现今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这三张大网融合。然而广电系过分高看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地打压两网在手的电信系,未能步入“合竞”的坦途,确落入了沼泽泥潭。现所有的舆论指向对广电系大为不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升华了公众的看法,较为系统性的表示: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这三张大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电信网与广播网将相继融入到互联网。融合围绕互联网进行,其终极目标是中国出现全新互联网,融合就像写中国字“人”:互联网一竖在上,电信网一撇在左,广播网一捺在右。李院士的这一表述想让公众看清电信网与广播网将相继消失,成就一张全新互联网,广电系仅是广播节目制作安全监管,网没了;电信系网也没了,但是变换成了一张梦寐以求的全新互联网的主管。公众的想法更为直接,台网分离,强化台的作用,分离出的网或消亡或并入电信系,三网融合将会迎刃而解。

年初,一部电视剧——新《水浒传》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引发了多家卫视频道和网络之间的“口水仗”。从表面看,这是一起由合同引发的纠纷,但业内人士指出,往深层次看,却又折射出三网融合中存在的矛盾,即广电系与电信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互联网与广电系、广电系内部的“台”与“网”之间存在的固有矛盾。而该事件的解决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以后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多。

侯自强也表示,不只互联网与电视台之间的矛盾会出现,今后在IPTV和互联网电视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显现。IPTV是在运营商本地的专网上播放的收费业务,不论有线电视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都是如此。而互联网电视是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采用的是所谓OTT(over the top)模式,是免费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在互联网上运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同时与地方广电合作运营IPTV业务,不可避免将产生利益冲突。如果用户在互联网上免费可以看到内容为什么要付费在IPTV上看?在美国已经出现这类问题: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警告内容服务商不要在互联网上以OTT模式播放提供给有线电视网络的内容。

无奈之七:三网融合NGB的出笼

三网融合对广电系而言,是既爱又怕,爱的是三网融合能以我为主,三网融入我的网络,让白花花的银子通过宽带同轴线流入我的钱袋;怕的是资金、市场、网络、技术过于强大的电信系的阻击,进而被吃掉的可能。但广电总是不顾客观,不讲条件,不管现实,凭主观的想象行事,无可奈何的让NGB出笼。

NGB忽悠的很神很万能,于是很多人都说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NGB就是一个计算机专用的没有出口的城域网,这样的网是广电自己内部玩的,对用户而言是不具有吸引力的,这是广电系没办法的办法。侯自强指出:“建设NGB专网来发展媒介传输分发网络的做法是不符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融合的发展趋势的,也不会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可以说是进入误区。3TNet的核心技术(扁平的汇聚路由器提供窄播,骨干网光交换提供跨地区点播)对广电用途不大。经过十多年发展互联网的历程,中国的电信业已经认识到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娱乐和媒体业务只能运营在互联网上。电信业一直致力发展可管理的IP网将主要用于为企业和VIP大客户提供有专门QoS和安全保证的业务。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电信和广电的业务都融入互联网就实现了三网融合,今天广电再坚持发展专网的NGB是不符合三网融合的需求的,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典型的巨大重复建设,是对国有资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必须放弃NGB的专网思路,转向开放的互联网公网结构才有前途。

无奈之八:数字电视传输媒介之内耗

整个电信系传输的媒介只有两种一种是有线通信,另一种是移动(手机)通信,就电信自身而言是移动逐步在抢有线(固话)的用户;三大运营商之间对内是适度竞争,对外是团结一致。广电系呢,传输的媒介多达四种,卫星电视、CMMB、无线(移动)电视、有线电视,就独家要玩转四种传媒实属不易呀,实际上的“内忧外患”远比电信系热闹的多,已搅得广电系乱了方寸,不知所措。

记得毛主席说过“‘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广电系仅四种传媒就弹的如此怪调,不能不说又是广电的无奈。广电系四种传媒一定要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笔者认为广电系在四种媒介中重点是有线,以有线为主,其它都是辅助,调料和葱花。要知道你的用户就那样多,你的用户不是出行选交通,今天高速、明天飞机、后天坐火车,可以隨時任意更换挑选,而是相对固定的,不就是看个电视上个网打打电话吗,他会一次选定,改动的可能有,但不大,取决于老百姓认可的实惠。但是对村村通的过份高调宣传,催生了山寨锅的泛滥,多次升级加密多次被破,卫星电视的攻防大战还是使直播星由偏远山区慢延到城镇,形成“满城尽是铁锅儿”的奇特风景线,据说这样的山寨用户至少在6000万左石,使许多有线用户转向卫星电视。失策的“台网分离”,不洽当的反复炒作,使地面无钱数字电视又大行其道逐步侵蚀着有线用户。CMMB移动手机电视,公众形容是广电总局的“亲儿子”,唯一一个广电自主研发、自定标准的脸面生光的系统产品。于2005年6月专门成立了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做CMMB。2009年9月,经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批准,更名为“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广电总局对CMMB的偏爱是前所未有,也可能后无来者,煞费苦心从上到下不遗余力的推进,投巨资那怕血本无归,也要争个脸上有光。去年底31个省公司全部成立,已在331个城市覆盖,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但是手持电视不像普通电视那样有那么多的用户,人们观看手持电视的时间较短,一般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看一看,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去看CMMB电视,因为它的屏幕太小,费眼费电,对CMMB电视的需求并不强列,在这种情况下免费看的人都极少,要加密收费更没人看了,用户很难愿为CMMB买单,注定很可能走向一条不归路。就算注入一针强心剂,广电总局通过与一汽、长虹、公交、地铁等企业的战略合作,CMMB产业链中这极少有限的用户链又能维持整个CMMB产业链的良性运转吗?绝对不行,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BroadcastAsia为中国广播行业展示国际最新科技

亚洲最负盛名的电子媒体技术展会BroadcastAsia2005(亚洲广播及电子媒体科技展)为中国广播行业获得最新广播科技和解决方案,并满足各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据报道,我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将实现广播网络的数字化。作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一部分,2010年所有人都将可接收和观看数码电视,而模拟广播将于2015年停止。参加BroadcastAsia2005展会的有900多家国际企业,此外还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英国的参展团。BroadcastAsia2005展会于6月14-17日在新加坡举行,主要就媒体内容的创意、管理、及放送进行交流。

转: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迟早要被“锅子”冲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每个乡镇有一个电视转播塔,能收一至二套电视节目。九十年代初开始搞有线电视,节目5---20套。那时侯,一套模拟电视信号卫星接收机不会少于1500元,老百姓觉得看有线电视比买“锅子”(卫星接收天线)划算,所以积极地交了安装费装上了有线电视,多年内没有抗交每月收视维护的。到了九十年代未,模拟电视信号卫星接收机大幅度降价,只要300---400元就可以买一套“锅子”,从这个时侯起,乡镇有线电视收费就难了,因为用户嫌交了多年的每月6---8元的收视费贵了,不如买一套“锅子”划算。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数字电视信号卫星接收机降到了400---500元一套,模拟电视信号卫星接收机只要100-

我国数字有线电视发展将从五方面“贴近”用户

新华网太原9月23日电(记者刘砺平)23日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指出,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发展势头良好,部分城市已经完成整体转换工作,数字高清、付费频道等新业务不断发展,初步显现出数字化发展的良好前景。今后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将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从五方面“贴近”用户。一是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张海涛强调推广有线数字电视要与用户平等协商,和谐共促,由用户自愿登记、自愿选择,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模拟频道供没有机顶盒的用户收看。

Emcore公司宣布收购JDSU有线电视产品线

5/31/2005,EMCORE公司宣布收购JDSU的模拟CATV以及RFoverFiber业务。JDSU目前这一业务年销售2000万美元,Emcore将支付给JDSU150万美元,并承诺在未来2年内购买JDSU280万到380万美元的器件用于该业务产品的制造。此外Emcore还将承诺购买一些库存器件,并支付JDSU专利费用。Emcore希望这次收购能为该公司2006财年的销售额带来1000到1500万美元的增长。此次收购的产品线包括了HFC1550nm发射机,1310nm发射机,QAM调制器,接收机等设备。此外JDSU和Emcore还将互相将对方设为自己的优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