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广电自身优势 创新三网谋求发展——访北京歌华有线副总经理、运营总监罗小布先生

2011-10-27 16:48:00来源:《中国传媒科技》杂志 热度:

“我认为2011应该是大家各自做好自己事情的一年。”

之前了解的是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罗小布,而今天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则是一个在电脑前,仔细处理着用户发来的邮件的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做数字化一定要亲力亲为。”罗总笑着说到。在几分钟过后,罗小布副总经理合上了笔记本电脑,以一位业内研究者的身份,与记者畅谈起了广电转型与三网融合......

记者:去年二月份,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说“广电作为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必然会出现非对称。政策上的偏向有可能是100%的利好,也有可能是100%的利空,关键看如何为之。”那么经过一年的时间,据您观察,广电是否真正的获得了所谓的“非对称”接入优势?是否为广电带来了真正的利好?为什么?

罗小布:首先,目前国务院对三网融合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没有正式批复,一年前所说的很多话现在还无法兑现或者得出结论,因此现在还没有办法进行评判是否是“不对称”接入。第二,我们要承认,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了利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网融合促使广电充分意识到了自身发展的两大基本问题。简单说一是产品质量不高,二是供给不足。供给不足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国家队直播卫星的政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产品质量方面主要表现在网络是单向,不是双向。三网融合促使广电从上到下充分意识到要想把网络品质提高,双向是必须的。所以说,三网融合促使广电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与问题,并且明确了自身的定位。

同时,电信方面的带宽不足且费用昂贵,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充斥,也是其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和重大挑战。这再一次证明,三网融合不可能也不能够只由电信或广电一家去独立去运作。

记者:近日,您发表演讲时曾表示,NGB只能是愿景。而在之前CCBN主题报告会上,邬江兴院士还在强调NGB的重要性,要发展好NGB。请问这与您的看法是否矛盾?

罗小布:我并不是否认NGB的作用或什么。我只是认为目前一方面NGB是什么仍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义及范围;另一方面,一个垄断的行业,一个不跟产业挂钩的、封闭的NGB标准或者结构对产业来说也是不利的,说严重点甚是有可能会害了广电自己。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来说,决不能把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封闭。我们确实是需要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我们更需要国际化的知识产权。

从保障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传达党和政府声音,把握舆论导向的角度来讲,独立的广电网的存在与不断发展建设是必须的。但是,如果NGB本身的定义或范围仍不明确的话,那么我既可以说正在干的事情全是NGB,也可以说不是NGB,是与不是都可以找出很多理由。NGB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凭什么说这是NGB或者不是NGB呢?几个技术指标就能确定其是否是NGB吗?独立的网络就一定要叫NGB吗?甚至为什么不叫NGN—B呢?也许更加开放的理念才能够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并且最终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与要求。

记者:您也提到,广电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以政府为依托,以开放为基本方针,以创新为龙头,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重点,以三网融合为契机,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NGB为愿景、以高清交互电视为基本手段”。那在您看来,现在广电应该着手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罗小布: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均GDP在2010年已经突破四千美元。根据相关研究我们知道,人均GDP在1700美元之下时,人们只能考虑如何去解决温饱问题。当人均GDP在1700-4500美元之间时,人们就开始越来越多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求。而恰恰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公共文化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换句话说,中国在人均GDP1700美元-45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的太快,文化产业建设还没有跟上。

从广电的角度来说,现在首先需要解决的还是观念的问题。整合是体制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实施,现在开来已经不是首要的问题。整合了以后做什么?做什么才能达到提升国家竞争力,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

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广电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高清交互电视”。宽带的出口不掌握在广电的手里,而三网融合要想良性发展,就必须避免“抢饭吃”的局面出现,所以广电从技术和业务的角度就必须有更多的创新,自己做新饭。

记者:您也在很多次演讲中多次提到,互联网管控的重要性。您认为当前管控的主要问题在哪里?怎样做到可管可控?

罗小布:在互联网行业的体系中,我们需要加强管控,提高主流媒体的声音。作为媒体人,此次“抢盐事件”十分值得反思。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了什么不足与问题?我认为起码有三点:第一:遇到此类事件的响应速度怎么样?第二:各大媒体在事件中的声音够不够?第三:我们媒体的公信力是否足够?如果我们媒体的反应速度足够快,公信力足够大,声音足够强,相信“抢盐”这样的群体事件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以避免。我们最需要检讨的是自己做好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走向多元化是一种趋势。在多元化社会中,更需要有主流的声音,更需要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目前来看,主流媒体进入互联网是不够的,这是目前互联网电视或者说互联网媒体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而IPTV的意义之一则在于,无论是到电视终端还是到手机终端,都需要一个集成播控平台,需要一定的监控,这与互联网视频的监管是两个概念。举个例子来说,像酷六或优酷这样的网络视频网站,在互联网播出是一套管理方法与体系,如果要在电视终端上播出,那又是一套管理办法与体系。

可管可控的反命题就是什么要管什么要控。我看是言论要管,链接要控。要想管好言论,对于链接的管控,尤其是电视机终端的链接一定要严格管控。

记者:您提到了可管可控的问题,那么,现在有很多人在讲三屏合一,这里面也牵扯到一个可管可控的问题。在您看来,三屏合一可行吗?

罗小布:现在不是三屏合一的问题,关键是要理解三屏是什么概念。三个屏之间的通讯时可以实现的,但是三个屏属性并不一样,所以三屏合一的概念并不准确。简单举例说,在PC终端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也许是100条,在手机上看到的就是10条,在电视机终端上一条都不允许看到,也就是说一个内容可以在电视上播,同样可以在PC上和手机上,但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

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三个屏背后又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社会状态。互联网媒体代表的是个人主义社会状态,手机代表的是自由主义社会状态,电视媒体则代表的是政治及精英社会状态,每个人对于这三种社会状态都是需要的,并且每天都在从这三个媒介获取信息。三个屏的存在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属性,不是一个概念,所以简单的讲三屏合一也就无从谈起。

记者:近日,南方传媒继央视、上海文广、华数之后,取得了互联网电视运营资质,据悉,南方传媒还与创维集团达成实质合作,双方合作生产,集成南方传媒互联网电视服务的电视一体机将于今年“五一”期间在全国上市。这种“传媒机构+电视机终端制造厂商”的模式是否会成为一条可行的道路?为什么?

罗小布: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探索,但是并不会成为主流。传媒机构是一个大众传播机构,如果把内容放到一个电视机终端上,客观上会造成有的人看得到,有的人看不到的结果,在购买电视机以后,消费者没有选择的权利,传媒机构的传播效果也达不到。这种合作从本质上说其开放性不足,当然这不是说是传媒机构或电视机生产厂商的责任。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其实就关心三样东西:电视机、PC机、手机;并不关心这三个东西怎么融合。甚至并不关心是广电服务还是电信服务,谁便宜、服务好用谁的。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给老百姓有价值的内容与信息,一方面要兼顾到监管的问题,以及社会资源供给的最大化。

而电视机生产厂商需要内容,传媒机构需要终端去发展,这是必然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呢?是否有一个开放的,既能够满足双方需求,又能够充分满足老百姓需求并又可管可控的解决方法呢?我认为这个方法是存在的。比如说,搭建一个网络电视的网络。简单的说就是架构一张独立的TCP/IP专网,把合法的、有版权的内容放到上面,用私有的IP地址,电信与广电可以分开,让老百姓自己选择,也满足了电视机厂商对于内容的需求,而这个内容又是可管可控的。

记者:在您的演讲中,经常能听到“创新”等词语。那么在您看来,在目前免费与盗版横行的时代,广电如何立足自身内容资源优势,进行“创新”呢?

罗小布:“免费”的思维在中国的社会根深蒂固,老百姓不愿意给没有实体的文化产品付费,只买“硬件”,不买“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滋长了诸如盗版电影、电视剧现象的产生。一个盗版的国度创新怎么能生存,文化产业怎么能发展?所以我们要从国家层面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使版权方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拿中国电影为例,去年共有五百余部电影制作完成,但进入院线的只有100多部,其它的都放进了仓库里,400部影片没有机会与渠道发行。为什么不把它们拿出来给老百姓看?那都是有版权的内容。广电现在有很多好的内容用不上,我们也在反思这些问题,也在和有关各方进行交流,看如何才能把这些内容充分利用上,来延长中国的电影寿命。中国的电影寿命只有60天,美国市场是300天。中国新片上线后枪版三天之内就能上市。这个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延长中国电影的寿命。上院线的60天之后上交互电视,可以延长30天。这个是付费的,到档期就下。而上不了院线以及仓库里的电影则免费,但是可以插广告。一方面盘活资产,一方面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影片已经拍出来了,但又上不了电影院线,完全可以把它们前面加上广告后放到交互电视上,把它们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版权方有了收益。老百姓或者可以选择免费但是加广告的模式,也可以选择收费而无广告的模式,把免费还是收费的决定权交给消费者。

记者:传统广电网络运营商怎样才能在三网融合的时代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跨区域发展?还是跨行业发展?通吃产业链?或者是什么?

罗小布:传统广电运营商要想在三网融合中生存并求得发展,首先,与产业链各方联合及合作是必须的;其次,广电运营商的本地属性又决定了其跨区域发展是不太可能的。第三,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电信与广电行业的合作。工信部与广电总局作为两大职能部门,定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尽管电信与广电的合作已经有了武汉这样电信与广电联合成立合资公司的试点,但如何找到一条普适的合作道路,达到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转赢,仍然需要双方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以及更多的智慧,共同去探索与发现。

记者:以上谈了这么多具体问题,回过头来,您能谈谈您是如何理解三网融合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的呢?

罗小布:理解三网融合其实并不困难,难的是一定要跳出两个部门的行为来看它。三网融合首先是国家政策,是国家行为,应有统一的目标与规划。美国政府去年提出的国家宽带计划目标十分明确,一是提升美国的国家竞争力,一是提高美国的社会福利。而提升国家竞争力、提高社会福利也是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精神的。可以说,无论你做什么,必须符合这一个大的目标,如果违背这个目标,都不会被社会和政府所接受的,三网融合也是如此。我国在三网融合上的目标相比更加具体,既是为“信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服务。理解了这些后,才能理解什么是三网融合,怎么开展三网融合的工作,而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就是电信和广电两个部门之间的事情,甚至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确实,表面上看,三网融合中存在着部门利益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大家在思维、发展模式与方向等层次的碰撞,而也必须也只有通过这种碰撞,才能寻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三网融合之路。

记者:最后,您能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展望一下2011年三网融合的趋势吗?

罗小布:我认为2011应该是大家各自做好自己事情的一年,而不是大开大合的一年。因为,一方面,当今国际形势再一次告诉我们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今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做好收尾及基础工作为文化大发展做好准备。同时,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大家都已经知道很多事情的难易程度了,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网络改造与整合,进行冷静的思考,将是2011年三网融合的大势。广电有足够的带宽,如何丰富上面的内容,应当是未来广电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老百姓的满意度就会不断提高。而提高人民幸福满意度,正是我们现在工作的基本导向。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