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一之互动讨论:内容制作与版权管理

2011-12-16 17:49:00来源:艾瑞网 热度:

  为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继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之后,2011年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论坛12月15日在沪举办。此次论坛将立足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视听战略新格局,梳理国内外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论坛拟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代表,聚合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管理高层、视听媒体内容提供商、传输平台运营商、视频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电视台等,与会全面而深入探讨网络视听媒体新格局、新机会、新方向。

  以下是互动讨论“内容制作与版权管理”的现场实录:

(图为互动讨论“内容制作与版权管理”现场)

  包冉:我介绍一下下半场要分享的嘉宾:他们是PPC总裁徐伟峰先生,土豆网副总裁杜现潮,克顿影视董事总经理刘智,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震华,华特迪士尼公司迪士尼频道及迪士尼媒体发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戴骅。有请他们上台。

  我们言归正传,在这个对话环节我们引进了几个大的议题,是关于影视版权的价格以及定价体系,完善的版权管理交易机制,一个自制剧等等。首先请刚才没有主题发言的两位嘉宾,先把第一个问题抛给他们。首先请问一下克顿影视的刘总,2000年以后应该是中国电视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克顿是推动者也是见证者,你们的业务也是关注到了电视剧的方方面面,有市场、有研究、有本身的剧本等等。在您看来一个电视业的老兵,尤其在最近三年以来遭遇到了互联网的视听,那么您感觉最近几年版权价格的飙升,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好事还是不大好的事。

  刘智:以前我是做克顿的顾问董事总经理,现在开始做影视行业了。既然做内容供应商,价格涨当然对我们是好事情,但是从长期观点来看,我们不希望这个价格是非理性的变化,因为一个理性的增长对于我们长期要做影视行业来说是比较好的。现在电视剧特别讲视频网站。是不是版权价格有泡沫,我看不是影视剧版权价格有泡沫,是影视剧投资有泡沫。我讲两个数字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过去电视剧的生产面最高是2万集,在今年8月25号北京国际电视周的时候,8月份已经超过了2万集,但是我们的电视台没有增加。同样的视频网站买片子也有几千块钱的,也有几十万、几百万的,我们看上一百万的也没有几部。所以我们不能讲泡沫,我们讲股市的泡沫、房地产的泡沫,房地产的泡沫是什么情况?不断再差的房子,不断在任何地方,价格都非常高,大家都一窝蜂起来了。股市也是一样的。所以价格应该说是一个正常。虽然有几部片子价格高一点,但是总体是正常。尤其是视频网站,为什么这么涨,它应该说整体上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大家都看好视频网站未来的前途,他们刚才说了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跨季度的增长,虽然现在买片子一下子不能回收,一部电视剧发100万,目前广告进来100万,但是他买了片子不是现在播,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以后。所以我基本上是这样看这个问题。

  包冉:我追问一个问题,您刚才也说了,事实上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网站播的影视剧往往也是电视台热播的剧,重合度非常高。其实就是说整体的版权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惠及整个影视制作行业的大部分。还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

  刘智:影视作品,包括几位嘉宾都讲了,内容为王。真正是优质的内容肯定是很高的价格。就是金字塔上面很高的。但是其他的今天在座很多都知道,很多制造商拍出来的电视剧都是卖不出去的,刚才我们讲到了2万多集的生产量,真正电视台的需求量只有8000—9000集,还有一个问题一万多集哪里去了?一万多集怎么变现。

  包冉:我们掌声感谢一下好不好。谢谢。最重要的刘总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他做了非常好的应答,也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我来回应一下这个问题,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讲,PPS在我们的理解,您是很强大的,你们的技术实力等等也做了很多年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偏好和用户数据。但是从目前的网络视频这种版权价格的飙升也好、泡沫也好,似乎我们的网络视频行业没有体现出长远效应。不是说任何一个剧,哪怕再生门冷僻也有长时间的需求,因为这也是互联网的定律。现在反而都是大头效应,花很多的钱个月播几个剧。从PPS,从您个人对行业的理解来看,我们网络视听行业能不能形成长尾效应。或者说这个行业不适用于长尾效应。

  徐伟峰:包总提的问题非常好,网络行业一定会有长效应的,我举个例子来说,PPS下面用户使用的用户数量大概2000万人,接近3000万人。从我们来看,我们和省级的卫星电视台相等的数量级。但是问题是我们的用户分散在几十个之间,就像优酷一天6万个,土豆5万个,一天生产出5万个内容出来,用户在茫茫内容大海里面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很不容易。不是说它没有长尾效应,而是没有人把宣传重点放在长尾效应上面,所有的人现在电影电视剧都要往这上面做。

  从我们PPS角度来说,我们刚刚推出一个平台,在一个月之前,在4周之前,这上面其实对于宣传和理解上的误区,在过去所有视频网站最重的成本带宽成本,优酷的贷款成本在2005年是50%,土豆在30%几,但是现在所有人都看到内容成本在不断的涨,PPS内容成本是最高的,大概占我们总营收的30%。但是它很大部分的流量是不用支付内容成本的,这一块讲直白一点赚的很多,但是他不希望讲,他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进入这个产业里面来。王微我跟他很熟的,还是需要多做一些宣传,但是这个行业不好,能说的尽量版权有吗,多做宣传吧,他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了。

  反过来说内容这个产业,就像刚才说的问题在那里,好的内容非常吸引人,能够带来很多的效应,你想想看同样的时间,湖南卫视播放热播的电视剧,大家都去帮他做宣传,电视做宣传、网络做宣传,所以它火的程度更容易高,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这里。但是互联网的问题,不完全是所谓的内容长尾化的问题,而是这些投入最大、最重的电视剧、电影的产品,它的跟随时间而带来的效应降低的太快。

  我有一个数据跟各位分享,一部电视剧播完大结局的第一周之后时间会讨论只剩下10%,一个月之后还剩1%,很少有数字去飙升到一个月之后升到乘胜时期的15%,现在有好几个热播剧刚刚播完,前一阵子吴奇隆演的《步步惊心》,现在没有人讨论《步步惊心》。所以长尾效应是一个非常不充分聚集的内容。需要很多人,在这当中想办法去提炼中心价值,并且获得收益。但是不突出。你很难说有很突出的事件,或者土豆制作的这些节目,哪些导演拍的节目,很少很少。就算是即得的时间也比电影电视剧播的时间短一些,形成不了长尾效应,但观赏的人还是挺多的。

  包冉: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徐总。有点气氛。开始说点真实的东西了。包括刘总和徐总。非常好。接下来的问题请教一下杨总,制作剧都是专业的机构来制作,一般来说渠道商或者是播出商,应该不是在这方面做太多的工作,后来电视台开始搞这方面的,现在网站也开始做了,当然从投入的成本、制作的精良程度往往比不上传统的制作机构。从您来说怎么看待方兴未艾[FS:Page]的网络自制剧的风潮,它与传统的专业制作剧之间会形成恶性竞争还是形成比较良性的互补?

  杨震华:当然还是相辅相成的,从网络公司来说做自制剧,目前来讲有它的一些对网络的体验和各方面的一些需求。作为我们内容公司来讲,相对来说中国的影视制作机构都是脱胎于原来传统媒体生存下的制作公司,所以它基本的定位,现在主力市场还是在电视剧频道,电视台的播放。所以现在有很多一些网络公司,做一些自制剧,包括微电视、微电影的做法。但是我想这是一种格式,这可能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内容的创新和创意专业还是互通的,我相信这两者之间将来也会不断的市场化。网络公司毕竟是一个平台,那么它面对着传统媒体的竞争,面对着要参与同类型网站的差异化竞争,它也一定要很多制作精良的团队和风格,和人才的结合。所以我觉得不会有冲突。

  至于相互之间的一些竞争,我觉得也是确实是作为内容公司来讲是好事。只有制作精良才可以制作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有一些个性化,甚至更加市场化、更加极致的东西了,我比较欣赏这种竞争。

  包冉:有点竞争,更多是合作。再有一个小问题,你们自己有没有想过做网络平台。

  杨震华:我们当然有想过,但是我们要做网络平台,目前来讲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现在社会分工,我们既然作为一个内容提供商,怎么样既能够在原来传统媒体——电视台做发行的电视剧,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发行。电视台的格局是原来国家的行政格局,分省,甚至省与省之间的销售都要重复与此,所以这种格局也是,中国的电视台为什么没有像美国一个大台,我们只有一个中央台。所以网络更有想象力,可以通过一个网络无限的覆盖也好,它的辐射区域更大。所以我们对网络的平台还是既充满着一种想象力,也希望能够有一些强大的支持和合作。我们的创意人才、我们的整个制作、我们的一些对细分市场的风格、定位、规划就可以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和在这样一个平台里头得到更好的收益。

  包冉:好,非常实在,谢谢。这是第一轮,这是我作为主持人的权利了,我们一圈完了以后大家再轮流“轰炸”。好的,迪士尼的戴总,大家对迪士尼都非常的熟悉,我有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个主题网络,互联网来了,造成版权的价格体系、定价标准,以及整体的分销等等都与原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不可避免就要对产品本身的基本业态和 形态有一个 定义。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电视行业,频道是一个基本的形态,电影就是一部片子为单元,可是在互联网上又强调一个碎片化的概念,有很多都打散了,我以前在电视台也干过一段时间,就是一个节目拆成5分钟、5分钟,碎片化的概念。从迪士尼的角度来看,这种产品基本可销售形态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你们在运作的时候,因为你刚才说了很多都是频道,你们真正面对新媒体服务的时候怎么样以基本单位来销售产品,和进行定价话语权的制定?

  戴骅: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做内容的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来看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个根本点,我刚刚有一个图展示,还是消费者在当中,会强调不断你做什么样的策略变化、策略调整、创新,对消费者来说有没有意义,他通过手机、通过不断是大版、中版、版的屏幕来看一个内容的时候,他的体验是不是最优化的,是不是真的考虑到了他的感受和他使用的方便性,我觉得这是一个万变不离其宗,最后还是落实到个体消费的体验上面。

  如果把这个想清楚,回过头来指导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平台这么多,这么丰富,我觉得我们的确已经有团队现在开始研究这方面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我觉得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产业形态发生变化,大家更多的积累,达成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可能很快随着产业模式的发展,又变的不靠谱,都有可能。

  我想举一个例子,我们已经多多少少有考虑这样的做法,比如说这只是一个很初期的、很简单的一个尝试,我刚刚展示过一个剧,叫《课间好时光》,这个剧只有5分钟一集,在意大利做的时候。而且是一个成本极低,单机位的,这个剧只有一个机位。然后它是孩子永远跑到这个窗口,就这一个窗口,我为什么会把它找出来放到这边来。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在手机上看视频越来越多了,大家可能看的时间5分钟是不是合适,我不知道,没有结论,但是50分钟肯定不太现实。做电视出身的都知道,机位的大小,大版上怎么看、小版上怎么看,这是固定的,这些样式的设计多多少少纳入了有一点点前瞻性在里头。那只是一个小例子而已。至于创作的规律、用户体验的规律到底是怎么样的?最终一个合理的方法,大家都在摸索。

  您的问题提的很好,绝对是所有做创意的人思考的一个方向。

  包冉:非常感谢,从戴总的话中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听出蛛丝马迹,值得借鉴的经验。其实我们听到您刚才的介绍,包括我和王微也是很好的朋友,一直以来也是在不断的交流,我感觉土豆网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你们也致力于打造个平台的生态概念,比如说你们的营销盛典,你们的土豆营销体验,还有拍客等等的。无论从UTC的方面,还是广告的方面、还是版权方面,你们都试图成为一个平台或者一个枢纽。在一过程中,你们不可避免要和传统或者说新兴的各个角色打交道。我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量入为出,现在说内容版权高,这是花下去的钱,入的话主要是广告这一块。从广告主或者说大FA他们的角度,他们怎么看待目前网络视听的内容?或者说传播平台的价值,他们最关注在哪几方面?第二他们最不满意的是哪个方面,不一定是不满意土豆了,不满意整个行业哪方面?

  杜现潮:没有关系,我怕我回答不是太好,我是做内容的。因为内容属性,因为在座很多都是电视台的,和电视台有些类似的地方,广告业主也是一样,他们对一些精品内容,大家肯定目标是一致。另外一个可能针对不同的广告业主,对内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刚才戴总介绍片子里面很细分,比如说年龄层,还有我们互联网更讲究的徐总也比较清楚,整天关注的数据,地域化的,哪些地区的,哪些年龄层,或者说收入结构,那其实都是基于这种定位的内容,广告业主最喜欢,一个是加精品,一个是对广告业主有一些内容的定位,越精准越好,这种创作的作品应该说是在哪个媒体里面、哪个平台里面都应该是一样的。这是刚才包总刚才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不满意的就是,真正的广告业主最后对内容不满意的成份不会那么明显,就是说,他觉得我投了广告,这个电视剧拍的很差,没有这么直观的,因为还是追求一个传播。其实现在电视剧也好、内容作品也好,从艺术创作来说不是最好的,但是收视效果很好。从最后广告业主的反馈来讲还真是看传播的到达率,及将来真正的品牌。我昨天比较感动的就是在土豆营销盛典的时候,有的是特传统的企业,但是没想到跟土豆合作以后,在年轻人心里有比较好的表现,昨天有好几个这样企业的奖。这肯定是互补性获得传播。广告主要是不满意的话应该是传播要求不满意。

  包冉:好,谢谢。这应该是问首席营销官的话题,我想请克顿的刘总补充一下,因为你是非常权威的专家,尤其是围绕电视剧的营销和客户需求,根据你的观察有那些方面。比如说FA公司也好、广告主也好,对于现在基于网络视听平台进行的广告投入、预算投入,以及方案定制,他们的需求点和传统的电视行业相比,现在您觉得差异化在哪里?

  刘智:回过头来讲另外一件事,对视频网站的认识价值有一个滞后效应的。我为什么这样[FS:Page]讲?湖南卫视2002年到2003年我们都是湖南卫视的顾问,包括广告主的推广营销,包括最早和实力传,和FA去沟通。现在可能它值一百万,但是在广告FA公司这里可能只有50万甚至40万的认知。这是趋于什么呢?FA公司看的新的思路、新的媒体,有一个过程。我们当时推广卫视的全国价值,我们把数据都讲出来了,就说9个卫视加在一起,广告价值实际上是超过央视一套的,但是9个卫视的价格远远低于央视,可能只有央视的1/4,我们把数据讲的这么清楚了。我在9家卫视加在一起,到达人群是多少。但是那个时候FA还是没投。但是半年以后,真正湖南卫视发展广告效应起来应该是在2004年、2005年,FA才真正进入。所以回过头来看新媒体也是这样。即使我们都认为你说它的到达量、人群,价值应该说是远远似乎超出了,但是为什么一些广告客户还没有进来,还不愿意付相应的价格。可能这就是广告界的一个滞后效应。它要你稳定,你稳定以后,他的投放才可以好跟客户去交待,如果你不是成熟、稳定的媒体,他不愿意出手。这是我的经验跟新媒体做一个类比。最终的价格还是要回归到价值。

  包冉:无论是消费的价格还是成本支出的价格,这一点我个人的观点,与电视台相比,新媒体这一块还或缺的一块,最起码在传统电视行业,收视率体系视听体系,VA的,还处于行业标准的建立期这一点,尤其是新媒体、克顿顾问,可能需要更加努力的。好,接下来把时间交给现场的朋友。

  提问:我是弘扬(音)顾投,我叫俞敏。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徐总,各家视频网站都声称自己是平台,比如说刚才戴老师说的,会针对不同的人群说我建一个专业的频道,各家问占都在说我是平台的时候,所以很多内容其实是重复购买,重复在不同的云端存放着。大家也会考虑说我要实现差异化,针对我要服务的人群做一些差异化的区别,在内容说、在品牌营销上都会做一些打算,还是说处于激烈竞争的阶段,一定要抢占市场份额。

  徐伟峰:这个问题非常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想要做中央电视台,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都想做中央电视台,从新闻到少儿、到音乐没有人不做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其实2011年下半年,已经有一点苗头,我相信接下来一定有人想做中央电视台,想要做江苏卫视,甚至不止做江苏卫视,还想做非诚勿扰。在这段时间,大家在同质化中间找寻区隔。现在还不是很明显,过一段时间会更明显一些。中央电视台就像刚才您说的,大家做了中央电视台,还想做中央电视台一套,对不对。心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

  提问:我是德邦证券的。我请教一下PPS,您刚才谈到电视台来打比方,有一个中央电视台,还有地方电视台,有几十家可以共同生存的。大家还生存的比较好,现在面临网络的新媒体,不是说你不想做中央电视台也可以做别的地方电视台。不是的。你不做中央电视台就什么都不是,就消失了。所以这个压力是非常之大的。我们看到陈百强搞的酷溜,基本上要死掉了,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应收是七、八百万美元,今年第三季度已经是两百万美元了,要死掉了。所以现在不是说愿意做中央电视台,是被逼只好做中央电视台。今年七八千万买剧也是这个举措了。比如说十年之前新浪、搜狐也竞争很激烈。搜狐整天盗版新浪的内容,那些文字我敲一遍就行了,你也找不出证据。所以文字的门户只剩下三家,网易基本上衰落掉了,现在只有腾讯还加入进去,三家。营收也差不多一个季度一亿美元。我们视频的新媒体是不是也只剩下三家。因为酷溜也是前三大阵营之一,那么这几大阵营会不会只剩下两家了。

  徐伟峰:今天很巧,问题都问到我身上。我是这么看这个事情的。首先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分享市场上最大的份额,所以大家会想从中央电视台想起,这是很自然的现象。然后再竞争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你再发觉,在全平台或者说全流量,全方位竞争,竞争不过别人的时候,就会差异化产生。今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五六”,他今年会从这个市场退出去,他是被卖出去了,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属收场。

  刚刚提到问题是不是大家都在抢,到底市场上会剩下多少个公司,坦率说我现在非常难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希望市场上越少越少,只要有PPS在。我希望这个市场越大越好,这有共同的声音,就像中国有一个视听产业基地,希望这个产业基地,因为整个视听产业的上下链条是非常长的,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各式各样的创意、有各式各样的内容在里面,所有人可以添砖加瓦让这个产业能够做起来。不断是盛大还是其他的公司,多多少少是个案,我自己的经验,公司做死都是自己做死的,不是竞争死的,一定是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所以首先先看看公司自己内部,审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现在视频,我说一个比较沉静一点的话,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大家都觉得中国视频互联网或者说视频产业多好、前景多美妙、未来前景一定光明。但是现在视听行业最大的范围,现在在影响中国大概1/3强的人口,中国互联网人民4.5亿,中国13亿人口,电视随随便便用什么都是一类的。以覆盖面和影响力来说,新媒体要好好跟传统媒体学习。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贴近他们。所以大家为什么会从央视、从文广借鉴他们怎么样发展的道路。

  至于以后说每个网站自己发展,他的选择要选择成中央电视台或者说湖南卫视,这是每个平台自己的选择,他有可能在策略上选择错误,他错误的时候公司会消失,就倒下一个竞争对手。最终还是希望所有存活下来的还是有PPS在。

  提问:上海电视体的新媒体网站,我接下来的问题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和老师提问,今天包括包老师,我们整个论坛都是围绕长视频,因为现在整个互联网版权的激烈竞争,让大家压力都很大。包括我们传统电视媒体下面的新媒体,大家可能觉得我们有背景、有资源,其实我们压力也很大。我今天想跟各位老师探讨的,既然咱们长视频这么难做,刚才徐总也讲了,影视剧最后播出的一周内流量跌到10%,真的没有任何长尾效应。包括上周凤凰网的刘总和陈总来调研,跟我们领导也在沟通,作为短视频来讲,作为整个网络视听,就是我们看看新闻网跟凤凰网两家家,我说的是凤凰视频。现在就在沟通,怎么把短视频的营销价值挖掘出来。从长尾效应来讲,影视版权已经挖不到什么金子了,我想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比如说短视频这一块营销价格怎么挖掘。以及抛开一些体制因素,作为用户体验版,刚才迪士尼的老师讲的非常好,作为移动互联网,比如说手机收看时长不能太长,作为短视频来讲我们是有优势的。包括现在也在做拆条的贴分,因为互联网也在发展,所以向老师请教一下短视频的前景,这个也代表我们新的方向。谢谢大家。

  戴骅:我还是强调一点,长视频、短视频,什么视频也好。作为内容制作来讲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想,而是做市场调查,到底始终要什么,这种调查很容易做的,你手机看视频什么时候看的,在什么场合看的,根据这些用户动机来指导我的创意怎么做,所以市场上一定有这种数据,如果真的是市场上有这个需求,我觉得那在提升到另外一个问题,又是会归到市场调查,我看短视频的时候,到底是看什么样的题材,是动漫吗?还是小的剧吗?还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所以我觉得从一个成熟市场的企业来讲,他做的不是自己想,而且完全是靠市场数据来说话。

  杜现朝:我觉得视频的长短不是主要的问题,咱们讲一个例子,棉毛兔很火,其实很短的一个视频,带动这么多品牌价值的爆发。刚才包老师讲了一个概念,现在[FS:Page]在线视频行业,没有出来一个标准,就是说现在第三方数据也好,其他也好,我们统计的时候,比如说UV,或者说在线时长,大家可能模模糊糊觉得有几个标准,尤其对视频的长短,好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短视频和长视频的明确的称呼。我们其实也有大量的内容是短视频,内容也很多,我们和各个电视台也作合作,把这个看作短视频的话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只不过我们看电视剧,一个切成5分钟的话,用户就不干了。新闻因为比较短,新闻30分就半小时,我们就会把新闻会切开了,一小段一小段给用户体验。其实看价值来讲还是传播,另外你的定位做什么。

  包冉:另外都是要通过数据来说明,海量的数据,通过调研的数据还是聚合起来的数据。

  提问:我请问一下土豆网的杜总。问一下明年在采购这一块,大概比例有一个怎样的趋势。还有一个问题土豆网向建立IDC,是自建和第三方的比例是怎么样的比例?我是咨询机构的分析师。

  杜现朝:很抱歉,先回答第二个问题,IDC不像回答营销一样,这个问题真的讲不准,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时候跟我们技术的负责人了解一下。您的第一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怎么讲呢?我希望是我们收入的1%,最好了。我们明年的收入很多,因为从现在采购成本和收入的成本来讲,从占有比例来讲变化还是蛮大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比例,就像刚才徐总讲的,IDC技术投入占的比例高,现在采购的收入会高一点。但是要估的话这个数字确实很难。我们倒希望是在版权采购的成本和收入的绝对量都有很好的增加。另外一方面和版权机构的合作,逐渐在趋于良性,就是版权真正的价值要能体现出来。然后在广告这方面的回报能够出来。很抱歉真是回答不了你这个比例,我希望是1%。

  提问:就是说也还是要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来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还是内容采购。

  杜现朝:内容采购其实现在的竞争相对来说,我们感觉没太大变化,刚才刘总讲的每年2万集,好的内容也很多,中游的内容也很多,其实给大家很多选择的空间,任何一家平台可能把前10位的电视剧都卖进去,他真成了开银行的了,需要精品的版权还是有它的一定价值,我们希望有一个比较良性的增长,还是希望有一个良性的价格。从内容采购来讲,竞争不是那么明显。应该说得到在精品内容的选择上来讲,尤其是每个平台确实有自己的定位。我们的内容偏好是有的,有的网站喜欢买古装的,有的喜欢买青春言情的,有的喜欢买悬疑、战争的,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竞争还是好一些。

  提问:各位老总好,我也是券商的研究员,我想请问一下第一个是因为上半年电视剧版权价格涨了50%,甚至有的是翻番,我想问在这个涨价过程中,内容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最核心的编剧导演、演员,他们的身价其实涨的比制作公司的毛利率涨的更快,到底谁在受益,就是一百块钱整个的利润增量是怎么切割的?

  第二个想问一下,感觉到这次六中全会之后,其实互联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不太舒服,是常管常青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是说内容产业在其中会怎么应对?

  第三个问题是尤其是杜总你觉得内容版权的保护市场是在循序渐进的变好,还是很快的变好,还是说在二三线城市完全没戏,N多的盗版,您感觉是什么样的情况。

  包冉:这么多的问题,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回答其中一个问题就好。哪一位嘉宾回答。

  杜现朝:我先讲最后一个问题,现在版权的市场,其实大家也看到了,尤其我们在线视频比较正规的企业,就是说都不说是前10或者说前多少,很多量的企业,基本上在版权意识方面已经比较良性了,这个在老外前面说话要不然很直的讲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版权盲从确实是通过洗礼,有很规范的一个环境。这个很难涉及到二三线城市,因为互联网都是中央电视台一套,都是上星的,没有说是光是当地看的。所以这个还真不存在。

  但是确实有一些网站,盗版的还有一部分网站,每季度国家版权局或者说各个部门会公布很多,据我们了解的官方对这种版权在线版权,官方治理力度很大,甚至都动用了超行政的执法力度。但是确实有一些网站连人都找不着,可能服务器都是在很偏的电信、机房放服务器。整个来讲视频行业的环境,从我们这些网站。但是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成份。首先我们自己会做的好一些,但是确实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总的环境是比较好的,应该是趋于越来越好的环境。

  提问:娱乐监管这一块是常管常新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徐伟峰:其实这个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一个是传统媒体,一个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以我的理解,这纯粹是我个人的理解,国家还是比较把它当做具有社会意义的工具。它有一些内在的含义,跟我们传统认为的纯粹生意是不太相同。所以最近看到有一些新的政策出来,这是我个人的解读。他希望它扮演社会化的意义大于商业上的意义。另外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去股价、上市,有一些这样的政策。

  现在互联网的视频媒体,起码从PPS角度来看,比较多人做的都是比较娱乐化的东西。这些娱乐化有没有受到这么多政策的限制呢?坦诚说比以前多了。从各个层面上,从监管角度上面、从公益传播角度上,比如说我碰到比较大的国伤、地震,都有一些共同宣传的要求。我们很感谢在这上面并没有扼杀了视频网站增长的机会。他们把大家的需求转向到,我就去翻墙、找其他的吧。没有。中国在这上面起码还可以提供娱乐的需求,互联网提供还是比较全面的。目前他们的定位,以我的理解在社会上还是比较低一点,还是希望能够处于一个比较商业性的环境,通常都是娱乐环境。

  包冉:我想关于监管的问题,杨总带头谈谈,对传统媒体监管更严,您怎么看待政策方面对于新媒体、网络视听平台的监管,或者说这种监管对你们自身,作为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有什么影响?

  杨震华:因为网络媒体,实际上我们也认为网络媒体应该比我们传统媒体要宽泛一点,政策上也比较松一点。传统媒体确实把国家政府的监管看成工具或者说喉舌,因为老百姓对一条新闻,在网络上的新闻、电视上的新闻,报纸上的新闻,肯定是网络转载电视台。从我们做节目来讲,我们希望网络媒体的活跃、互动,包括不是线性的表现,我们希望这种节目娱乐形式能够跟我们节目的创作人员激发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包括这方面,我们中午也跟网络司的司长提出,是不是将来可能像电视剧一边拍一边播,在网络上先实现,这些东西都有探讨性。只有在互动当中观众才知道对这个戏的人物、这个戏的结构,他们喜欢什么。因为在传统媒体上很难。一个好的栏目、一部好的电视剧很难做到边拍边播。所以往往一个节目拍完半年,然后审批、报批又半年。很多我们对发行的要求,到审批的环节里面卡一下,或者再由于什么原因再批出来,正个市场当时的气息就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很精准的对位。所以我们也希望网络上能够做一些工作,目前总局的条规严了一些,但是政府也希望网络上更加活跃一些,我们也希望好的经验对电视台原来固有的体制有一个借鉴,甚至有一些突破。

  另外一个题材上,实际上对我们给电视台播的一些剧,题材还是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六中全会以后,文化产业大发展,我们理解还是有一个很重的价值观和框架,在社会主义核心的竞争力、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些确实是非常强调现在所做的电视剧里头的主题思想、思想内容和积极向上的纯娱乐的东西,包括现在的限娱令都可能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有很多的限制。

  包冉:非常的中肯之言。戴总,作为国际公[FS:Page]司,很多内容在境内、大陆落地的时候也是很难的过程。互联网这种新媒体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落地通路。但是刚才提的很多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监管或者说政策的收紧、放松,您怎么看。

  戴骅:大家都知道监管的一些内容,对内容提供商来说第一要做的就是绝对遵守本地市场的政策法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第二从纯商业角度来说,我一直的看法是希望这些政策法规比较细致、比较稳定。这样对商务规划来说比较有利。最后一点,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不同的政策法规,我们在德国、在韩国、在其他的一些市场,包括发达国家市场,媒体这一块都有政策法规。只是有些法规看上去相对来说稳定一些,有些市场相对来说严格一些,到任何一个市场都要把法规研究透。希望法规可以更加细致一些,这样有利于把法规研究透。

  刘智: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我大学毕业分到电视台,就问到一个老前辈,他就说你做这个行业就是戴着镣铐跳舞,也跳了20多年。在一个行业待久的话,政策紧一点、松一点,太正常了。

  包冉:谢谢。时间有限,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我这个问题是以一个平常的网络视听爱好者的身份提问,我们在网络视频上有很多节目都会打深独播、独家的概念,我们知道有一些使劲是独播的概念,在这个网站上才可以看到,是我们拿到的独家的版权。这个问题问一下土豆,我们知道土豆以800万拿到了台湾《康熙来了》五大综艺节目的独家版权,我这里有一个小问题,我想问一下土豆在未来对这个到底做独播,还是说用一些分销,回收成本,是什么样的想法。另外请教一下杜总,你们在判断这个内容是否要抢独家的话,是什么样的标准和流程?

  包冉:好像我作为视频爱好者看视频的时候,从来不想这个问题。

  杜现朝:很专业啊。首先是这样的,独家和独播在网络上一搜就知道了,每个平台都做一些自己的宣传,讲的一些口号。《康熙来了》确实是我们买的独家的权利,现在来看这个还没有授权,因为是12月1号开始生效。目前的平台播的除了我们一家正版的,所有都是盗版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将来我们还是要合作的。包括和徐总都在谈一些合作,这个项目首先不会不播《康熙来了》,这是独播的,因为是合作的。刚才你说通过分销回收成本,作为《康熙来了》这个项目来讲不用太担心,价值还是有的。所以肯定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够产生在版权运营方面,应该有比较大好的回报。

  我想解释一下这个策略,土豆网到目前为止还密谋说哪一个片子是独播,除非是引进的电影的,限定我们是独播的。从电视剧方面,独家采购来讲,首先是要在买一些精品资源,这是第一目的。然后通过买的精品资源,将来我们通过分销,通过平台之间的交换,实现从自己版权成本一些回收,这是目前大家各个平台都在采用的一个办法。从独播的问题当中来讲,就看每个平台的策略了,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是没有独播的,虽然权利是独播的,但是目前盗版也多。

  包冉:好,谢谢,开放问题提问结束了,最后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总,最后大家再用一个关键词或者说简短的话来展望一下,马上就到2012了,马上就到新的一年了。讲到新的一年中,我们整个网络视听产业,或者说相关内容产业有什么新变化,最后别忘了,每个同志的发言结尾祝大家新年快乐。

  刘智:我是做内容的,就讲到内容行业的一个趋势,就是集中,因为过去大家都知道,中国有4000多家影视制作公司,今年已经有了眉目,明年是集中的一年。祝各位新老朋友预祝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徐伟峰:PPS一直有一个口号,我们希望可以成为大家的合作,PPS也可以永远陪着你们,陪着你们就是我们新年的口号,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杜现朝:我说一点俗的,和我的工作有关系,我现在希望在2012年希望和我们的上游内容商、刘总这样的影视机构、电视机构,包括我们的广告业主,能够达到我们刚刚提的生态圈的关系,大家是一种合作关系,多渠道生态合作关系。最后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戴骅:作为迪士尼频道的负责人,在中国大陆,我的确有一个希望,希望在地区性的频道上面能够更多的找到适合国外孩子看的,或者境外孩子看的我们源于中国原创的内容,所以我刚刚介绍有一个《美猴王》,还刚刚签了200集的《喜洋洋》,我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内容。在此也祝各位媒体界、新媒体界的朋友新年快乐。

  杨震华: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的观众的喜爱。我们做内容就希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的原则,谢谢大家的陪伴。新年快乐。

  包冉:谢谢。今天的分论坛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凤凰网COO李亚:媒体下的资本市场运作

为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继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之后,2011年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论坛12月15日在沪举办。此次论坛将立足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视听战略新格局,梳理国内外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坛拟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代表,聚合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管理高层、视听媒体内容提供商、传输平台运营商、视频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PPTV财务副总裁王宇秋:视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继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之后,2011年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论坛12月15日在沪举办。此次论坛将立足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视听战略新格局,梳理国内外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坛拟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代表,聚合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管理高层、视听媒体内容提供商、传输平台运营商、视频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人基金CEO李怀宇:视听领域的投资热点

为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继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之后,2011年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论坛12月15日在沪举办。此次论坛将立足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视听战略新格局,梳理国内外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坛拟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代表,聚合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管理高层、视听媒体内容提供商、传输平台运营商、视频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新文化董事长兼总裁杨震华:传媒业内容经济漫谈

为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继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之后,2011年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论坛12月15日在沪举办。此次论坛将立足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视听战略新格局,梳理国内外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坛拟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代表,聚合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管理高层、视听媒体内容提供商、传输平台运营商、视频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