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电信双方逐渐对称进入 三重业务运营模式清晰

2012-11-28 10:59:22来源:通信世界网 热度:
        在“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目前三网融合快速推进,截至9月底,工信部已向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企业发放了业务许可;近期,包括湖南有线、歌华有线、天威视讯等部分试点城市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发布了相关公告。
 
        对于近期12个试点城市有线运营商获得电信业务许可,格兰研究有以下观点:1.第一阶段工作接近尾声,三网融合进入实质阶段。2.有线逐步获得宽带牌照,撬动双向网改千亿市场。3.语音业务实现突破,有线三重业务运营指日可待。
 
  数据业务是广电切入关键点
 
  电信专家韦乐平认为,在三网融合中,电信产业遵循着“语音→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语音”的轨迹,实现三重业务捆绑;广电产业遵循着“广播视频→广播视频+数据→广播视频+数据+语音”的轨迹,实现三重业务捆绑。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我国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的最后一年。2012年初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表示要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发【2010】5号文有关三网融合的阶段目标中指明,2010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由此可见,数据业务是广电切入三网融合的关键点。此次12个试点城市有线运营商开始获得宽带、语音业务牌照,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阶段,这为2013年以后电信、广电的双向进入做好准备。
 
  双向网改千亿市场
 
  “电信独大,广电积弱”是国内宽带市场一直以来的状况。
 
  纵观国外三网融合发展成熟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已均对广电行业开放数据业务。在目前的中国,随着电信IPTV的迅速发展,广电行业把自身的基础业务—视频业务向电信行业开放,电信行业也应把自身基础业务之一的数据业务向广电行业开放。一直以来,广电宽带运营商靠租用电信的出口发展宽带业务,这是由于有线电视网没有骨干网、IDC以及国际出口,其互联网接入业务收益中近一半需要用来向电信运营商购买带宽,而且网络质量没有保证。
 
  此次12个试点城市的有线运营商获得互联网接入服务和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许可,数量虽少,但是这明确表明了广电一方独立经营数据业务的趋势。随着国家网络公司成立在即,广电在宽带业务上的动作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弥补在视频业务上电信IPTV导致的客户和收益流失。
 
  同时,广电双向网改千亿市场将加速撬动。格兰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双向网改覆盖用户规模达到7227.7万户,在全国有线电视用户中占比35.87%;而渗透用户规模为1786.4万户,占比仅为8.86%—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仍未能完成双向网络改造。若要独立运营宽带,有线必然会提高自身网络品质,从而加快网改速度、加大网改投入。
 
  目前,中国双向网改市场仍是蓝海,若按每户改造成本800元计算,2亿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市场就是1600亿元的市场规模。广电一旦发力数据业务,相关千亿市场随之加速激活。
 
  三重业务运营
 
  从全球范围来看,同一运营商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的多重服务是必然趋势,如康卡斯特、维珍传媒等全球知名有线运营商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语音服务。此次12个试点城市收到的是工信部关于在试点地区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的许可,意味着广电有线运营商不仅在数据业务上获得许可,而且在从未染指的语音业务上,广电有线运营商也实现了突破。
 
  在我国三网融合的下一个阶段,广电、电信双方逐渐对称进入三网融合领域,有线网络和电信网络均可经营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成为三重业务的运营商。表面上看,这削弱了部门内部的部分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更能创造一个开放与公平的三网融合环境,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同时,广电获得三重业务运营牌照,只是获得了进入三重运营市场的许可;而最终是否能在三重业务上获得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要看有线运营商自身内容的组织能力、市场的运营能力和产业链的打通整合能力。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