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3G牌照的发放,中兴通讯相关人士表示,中兴对这个时机发放3G牌照表示理解和支持,并且将继续发挥“新一代技术优势”、“本土灵活定制研优势”、长期维护成本优势”和“服务全面及时优势”,总结海外运营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国内运营商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3G解决方案,为最终消费者定制更好的业务体验。
众所周知,全球3G建设应用最早始于2001年,以UMTS为例,经历了R99,R4,R5,R6阶段,或者说WCDMA,HSDPA/HSUPA阶段,HSPA+三个阶段。但是,前期全球很多运营商的投入都没有获得收效,因为早期版本并不足以支持宽带数据传输和新兴业务模式,直到HSUPA特别是基于SDR的HSPA+的出现,使得M速级无线宽带数据传输成为可能,UMTS网络成为一个可运营、可赢利、可平滑演进的网络,全球也产生了成功案例。因此,中兴通讯对目前发放3G牌照无疑是支持的。
“3G牌照发放是3G业务运营的前提,3G业务运营是3G产业链成长的主要拉动力,中兴通讯作为全面参与3G产业链的通信企业,将一如既往全力配合运营商进行相关网络规划和建设。”这位中兴通讯的人士表示。
同时,中兴通讯还表示,将借助3G发牌的契机,继续加强自主创新,招聘更多优秀毕业生,为拉动内需、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做出贡献。
为此,中兴通讯已经做好了投入3G建设的准备工作。由于在3G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使中兴对于即将展开的3G建设充满信心。“中兴投入到3G研发已经正好十年,我们在WCDMA/TD/CDMA2000领域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在代表3.5G的HSPA/HSPA+/EV-DO领域,处于技术的全球主流位置,在基于SDR的多模平台和IP化方面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在代表3.9G的TDDLTE和FDDLTE方面处于行业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们对即将到来的3G建设具有充分信心。”上述中兴人士说。
就实力而言,中兴通讯已经连续2年位居全球CDMA发货量首位,在国内C网一期招标中,在原有32%的份额基础上有显著提升;在TD领域,中兴依靠技术和商用优势保持了TD最大供应商的地位;在WCDMA领域,中兴在全球已经在30多个国家获得应用,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兴HSPA/HSPA+商用获得了快速发展,新一代RRU+BBU基站、SDR产品先后获得欧洲、香港、南美和亚太多家运营商认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给予了中兴通讯与运营商共同建设可运营、可赢利、可演进3G网络的新机会。
为您推荐
发展IPTV意义深远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络,以家用电视机或PC作为主要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技术。IPTV利用机顶盒+电视机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it/s时可以达到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it/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互联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在网络意义上,IPTV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它最大的优势就
阻挡在“三网合一”(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面前的壁垒随着网络电视(IPTV)的风生水起,正在慢慢地裂开一条缝隙。而随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加快进入网络电视的步伐,融合正在成为一种必然。但前路依然充满坎坷!网络电视遭遇到的政策壁垒、匮乏的节目资源、网速的限制,使得入住电视业的电信运营商们显得不是那么意气风发,也成为阻挡三网融合的天堑。网络电视的前途是一条光明的大道吗?它的出现对整个产业环境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真的会成为三网融合的钥匙么?网络电视,运营商眼中的香饽饽
运营商对IPTV的投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IPTV系统的投入,包括局端设备的投入和用户端STB设备的投入;二是城域网和接入网方面的成本投入;三是IPTV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管理成本。根据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试商用的情况,第一部分投入的成本至少需要1000元/用户,后两部分的成本目前还较难量化。从试商用城市的情况来看,目前IPTV业务的资费情况是60元/月。其中分为两个部分,业务月租费用为20元;业务视频内容费用为40元。在此资费中,运营商的收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业务月租费,每用户为20元/月,这部分是运营商能够完全拥有的。二是业务视频内容费用的分成,这是业务内容和网络提供所能带来的收入,这部分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日,由国家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IP与多媒体技术工作委员会第七次全会”结束。会议专设立了“IPTV特别任务组”,运营商、设备商的代表审核与IPTV有关的行业标准。参加该次会议的电信研究院人士告诉记者,“此次会议有关IPTV的四个行业标准都没有达成最后定案,另外6个新申报项目建议书也都只是从征求意见稿变成了下次会议的送审稿”。会议IPTV组分别讨论了IPTV四个方面的行业标准,五个研究项目和九个文稿。初步形成四个行业标准草案,包括IP电话接入设备暨通信技术要求与测试、IP传真技术数